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風靡全球的推理小說大師為你解鎖寫作的八百萬種可能
☆ 享譽世界的美國推理小說大師、當代「硬漢派」偵探小說最傑出的代表、「愛倫·坡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吟遊詩人」——勞倫斯·布洛克數十年創作經驗全公開!
☆ 本書由勞倫斯·布洛克在《作家文摘》開設了十四年的專欄匯集整理而成,出版四十餘年暢銷不衰!經布洛克親自修訂更新,新舊觀點碰撞出驚人的火花!
☆ 勞倫斯·布洛克的作品不僅受到推理迷的歡迎,更備受社會精英、知識分子推崇,在中國擁有眾多名人明星書迷:侯孝賢、梁朝偉、王家衛、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為之迷狂……
☆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故事的內容和講述的方式永遠是虛構寫作的核心。講什麼故事?用什麼方式來講?新人如何出道?老手怎樣創新?這正是布洛克想要與你真誠探討的話題。
☆ 廣納百餘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探究世界知名作家的寫作方式——小說寫作沒有公式可循,但從前人總結的經驗與教訓中,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之路!
★ 二加二大於五
請記住,情節設計是一個增效的過程,整體的價值遠大於部分的和。
★ 人物塑造是小說成敗的關鍵
對小說中的人物提不起興趣,無法產生共情,是讀者放棄一部小說的重要原因。
★ 從中間開始寫效果更佳
小說的開頭不一定是故事開頭,從故事中間開始的手法可以迅速調動起讀者的興趣。
★ 對話必須簡潔
創作對話時,你需要加快節奏,省略你來我往,做一些總結與概括。
想寫小說的時候,你最好吃上兩片阿司匹林,躺在黑暗的房間裡,靜靜地等待這種衝動過去。如果那份熱情沒有就此熄滅,那你就該老老實實地下一番功夫了――至少,你得聽聽勞倫斯·布洛克的建議和忠告,因為他在寫作上栽的跟頭可能比你讀過的書還多。
該寫什么小說好?怎麼擬定大綱?卡殼的時候該怎麼辦?如何提高作品被出版的概率?從開始寫下第一個字,到完成創作後繼續面對下一部作品,這個過程絕無標準公式。小說的創作方法千變萬化,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的那一種。《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由勞倫斯·布洛克在《作家文摘》開設十四年的寫作專欄結集整理而成,涉及小說創作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本書出版四十餘年暢銷不衰,此版由布洛克親自更新修訂,新、舊觀點的碰撞讓這本創作秘籍更加富有生機。
作者簡介
勞倫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出生於美國布法羅,後定居紐約市。當代歐美「硬漢派」偵探小說標杆,全球知名推理小說家。其作品多以蒼涼孤獨、危機四伏的紐約為背景,被譽為「紐約犯罪風景的吟遊詩人」。布洛克曾多次獲得愛倫·坡獎、夏姆斯獎、馬耳他之鷹獎,並且得到了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發的終身大師獎、「英國推理作家協會」頒發的鑽石匕首獎等推理小說界重要大獎。其主要的作品有馬修·斯卡德系列、雅賊系列、伊凡譚納系列、奇普·哈里森系列、殺手凱勒系列等,還曾與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合作編寫《藍莓之夜》電影劇本。布洛克非常樂於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另著有《布洛克的小說課堂》一書。
原文摘錄
如果你有記筆記的習慣的話,可以多記一些人物速寫。你可以隨心記錄ー一可以是對一個真實人物的觀察,也可以是你想到或者注意到某個未來可以用在自創人物身上的小細節,或者任何可能發展成健全角色的靈感或者印象。 一位作家應該對自己筆下的人物了如指掌一一對他的鞋碼、肝臟和肺部的健康狀況、習慣以及腸道結構都無所不知。這些內容多半不會出現在最終的作品中,但創作者對人物越是了解,寫作時就越是自如。
書評
「寫作的法則和飛行、數字、物理學一樣,是有章可循的。」——海明威 在過去一年裡,為了學習小說寫作,我曾認真地按照某位寫作大師的寫作流程和作息時間來安排自己的寫作和生活。
比如,在寫小說前,我會認真準備好人物小傳,從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無一例外。我會用卡片勾勒出重要的情節,為了避免故事時間線的混亂,我還特意找來一個過期的日曆,在上面標識出重要事件的發生時間。
我的部分場景卡片
我堅信,文雖無定式,卻必有章法。
然而,當我按部就班完成這一系列繁瑣而精細的事前準備後,我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寫作欲望。那些人物小傳、情節卡片和寫作大綱,都被我扔到了一個廢棄的箱子裡,我最終還是沒有寫出一個合格的小說來。
說實話,我有點沮喪。
我安慰自己,也許大師分享的方法是對的,只是不適合我罷了。
那麼最適合我的方法是什麼呢?怎樣才能找到最適合我的寫作方式呢?
答案就在美國作家勞倫斯·布洛克的《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里。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封面圖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是由勞倫斯·布洛克的寫作專欄集結而成的,內容涵蓋小說寫作的三個主要環節(前期準備、注意事項和後期收尾)做了詳細的講解,並結合作者14年的寫作經驗,分別對「選題」、「擬大綱」和「小說修改」這三個方面提出了詳細的建議。
在《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中,勞倫斯告訴我們,寫作是沒有公式的,別人的寫作方式不一定適合你。
這就意味着,新手寫作者要做的,不是「複製」那些成功作家的寫作方式和習慣,而是要去「拆解」成功作品的寫作亮點和技巧,在拆解中學習,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
勞倫斯·布洛克的建議讓我豁然開朗。確實,每一個寫作者都有屬於自己的寫作方法,比如有人覺得提綱重要,有人覺得不重要。有人提綱寫得長,有人寫得短。有些人一邊寫一邊改,還有一些人,喜歡等全部寫完了後再大刪大減……
作家的寫作偏好,對提高個人的寫作技巧,沒有絕對的關係。初階作者應該多關注作品本身的亮點,而不是作家的寫作習慣。
也就是說,要寫小說,就得從拆小說開始學起。
那麼,我們該如何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寫作技巧,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呢?勞倫斯·布洛克在《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一書中給出了三個可操作性的練習方法。
一、泛讀同類型作品 你大概聽過這句話:讀小說的人不一定會寫小說,但寫小說的人卻一定會讀小說。
為什麼呢?
因為閱讀是了解寫小說最直接的方式。
「讀」是寫作前期的必要準備。集中閱讀同類作品,可以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排篇布局、人物設定和情節安排上,找到同類小說的共性,然後運用到我們的小說創作里。
通過對這些優秀作品的拆解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作品成功的因素和套路。
比如,我在研究中國戲曲的故事情節設置的時候,就發現古代的劇作家很喜歡用「道具信物法」來設計偶然性的劇情。比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湯顯祖的《紫釵記》,範文若的《花筵賺》,甚至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也多次使用「道具信物法」來埋伏筆,暗示彼此之間的姻緣關係。
中國戲曲關目研究導圖
影評大佬羅傑·伊伯特也曾在他的毒舌小詞典《我知道你們又來這一套》中講過,"如果你想要一個令人反感的角色轉變成暖男暖女的形象,可以讓這個人角色去給別人角輕輕蓋上一條毛巾;
如果想放大故事戲劇的衝突和人物的情緒,可以給他們安排一場雨戲,雨下得越大越好,最好讓他們都淋成落湯雞。"
想想在話劇《雷雨》中,周魯兩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是不是就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裡爆發,達到高潮的?《流星花園》里的杉菜和道明寺,他們之間的感情隔閡,是不是也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裡被激發和衝破的?
不管是在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掌握作品中共性的套路,可以幫助寫我們更好的塑造人物角色和推動情節。
而拆解,就是讓我們去學習和掌握這些基本的創作原則,為我們的創作提供養分和參考依據。
二、以寫作者的角度來進行閱讀 除了大量閱讀同類型作品外,以拆解為目的的閱讀,最關鍵的,是要以「寫作者」的角度來剖析作品。
以寫作者的角度閱讀,和以閱讀者的角度閱讀,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我以閱讀阿加莎《無人生還》的第一個章節為例,和大家講一下讀者思維和寫作者思維的區別。
作為讀者,我可能更關注小說中到底會有哪些人物登場,裡面有沒有埋藏着兇手的線索,下一步到底會發生什麼呢?
而作為寫作者,我就不得不去關注,阿加莎到底是怎麼去寫一個已知結局的故事的?每一個看似不相干的人物都是怎麼出場的?角色出場的順序有何講究?如何讓每一個人登場合理?登場的時候要怎樣去介紹他們而不重合?我需要在哪些位置才能埋下線索,才能讓這些人物關係有條不紊地交織在一起,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給讀者帶來出乎意料的感覺?
所以大家發現了麼?讀者思維只需要關注「寫了啥」,而作者思維則需要關注「寫什麼」和「怎麼寫」。
只有從讀者思維切換到作者思維,你的寫作技能才能在拆解訓練中得以提升。
此外,勞倫斯·布洛克還提到了另一個拆解的辦法,就是我們可以把每一部複雜的小說簡化成一百字左右的劇情梗概。
通過去除一些修飾情節的細節,迅速地找到作品最基本的情節和人物結構,對我們寫大綱和情節設置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對目標作品進行數字分析
作家本·布拉特在《納博科夫最喜歡的詞》中,曾經用大數據分析法,來統計暢銷作品中所使用的詞類和詞頻,進而觀察暢銷作品中的用詞模式和規律。
但本·布拉特並不是第一位使用數字分析作品的作家,早在1978年,《巨蟒盛宴》的作者克魯斯曾在接受《紐約書評》採訪時分享過自己對小說的數字分析經驗。
克魯斯說,自己大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系統地把格雷厄姆·格林的《戀情的終結》進行了全方位的拆解。他不僅整理了書中角色的數量、故事跨越的時長、出現了多少個城市、多少間房間、高潮發生在什麼地方,甚至還統計了作者到底花了多少時間來為故事的高潮做鋪墊。
克魯斯通過拆解喜歡的小說,並把它轉化為數字,他把拆解中學到的處理時間、地點、行動和節奏的經驗,全部都用在了《巨蟒盛宴》里。
正如勞倫斯·布洛克所言,寫作沒有公式可循。對新手寫作者而言,拆解優秀作品是學習寫作最快捷的路徑。拆解目的不是創新,而是學習基礎的寫作方法,提高技藝。
通過拆解,我們把學到的寫作技巧、思路和框架,都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一邊去了解別人的「寫作套路」,一邊去修正,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和「套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