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廬食記(一枝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廬食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小廬食記》中國當代作家一枝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廬食記

南極洲企鵝家族,每當雌企鵝生下唯一的一枚蛋後,就把它交給雄企鵝,暫時告別,重返海洋去覓食。我常常笑談,我是家中的雌企鵝。

雌企鵝的任務就是為家人覓食,所到一處,嗅覺極其靈敏捕捉到美食的所在。在小廬,我也不例外。

小廬,是我給周瑜故里——廬江所取的「雅稱」,合肥古為「廬州」,廬江歸依廬州之南,我稱之為「小南廬」,簡稱「小廬」。

小廬不大,從城東到城西不過半小時的車程。每日上完課,我騎着小電驢沿着周瑜大道一路晃晃悠悠,看街頭不緊不慢的風景,聽菜市里樸實熱誠的交流。

街心花園圓團團的一周,南有包圈兒的小吃一條街,北有繞牆搭建的露天菜市。每個清晨,菜市口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步行的,推着娃娃車的,騎自行車的,開着三輪的,一股腦兒沿着公園的北牆外道往來穿行,大家磕着碰着,不嚷不叫,你退一步我讓一寸,又是一條寬敞的道。道的兩旁是攤位,有臨時的,有常年駐點的,大傢伙兒混了個臉熟,賣魚的賣魚,賣菜的賣菜,賣水果的賣水果......,不見賣家吆喝,只有買家半斤八兩的問詢。

入口有賣魚蝦生鮮的一家三口,天不亮就運來一大車的魚蝦鱔鱉,來來往往的提籃客,挑蝦的挑蝦,撈魚的撈魚,掌事的女人穿着連體防水皮衣褲,站在一旁拿着舀子幫着裝袋稱量;案台邊的老頭一門心思地握着刀,接到魚手腳麻利地刮鱗片肉,接到龍蝦三下五除二地拔頭去尾;繫着圍裙的老太太乾淨利落地站在攤棚的下角,守着一張桌,桌上是錢盒,沒帶錢的買家自顧自舉着手機去掃掛在柱子上的微信支付寶。橙黃橘綠時,我買過他們地道的黃陂湖的蟹,蟹黃尤多肉質甜美。

立冬後,在菜市口外會張起一張別致的大棚子,三五個新疆小伙,一大早拉來一車咩咩叫的羊。挨個兒的,尖刀一下,兩手一撥,麻溜兒的,山羊倒地,皮是皮,肉是肉,胳膊一掄,剝了皮的羊囫圇個兒掛到了鐵鈎上,熱氣騰騰,膻氣騰騰。你要哪塊割哪塊,羊排一個價,羊腿一個價,不過兩三個時辰,一車羊只剩下一對皮毛,還有一些無人要的內臟和剔骨。別家的羊肉帶着皮顯着油膩,我喜歡新疆小伙剝了皮的羊肉,或和着胡蘿蔔料酒燉個羊腿,或配上白蘿蔔撒上白胡椒煨個湯,冬日裡的家也是熱氣騰騰的了。

初到小廬,吸引我的有菜市中間的那家牛排。老闆是一個扎着羊角辮的女人,每日樂呵呵地守在她的小車後面,車架子上一格一格擺放了各種自製的肉品,雞翅、鴨胗、鵝掌......,她的牛排賣的快,如果趕在第三節課後去的話,只好悻悻離去,問她做法,「買來上好的牛裡脊,要錘,肉的紋理錘鬆了,才好入味呀。」兩個羊角辮跟着她的快活一搖一擺,我認真地聽,即便是我沒買到肉質嬌嫩的牛排,也會開開心心地回家。

與羊角辮毗鄰的是一對年輕的小夫妻,他們的案台上擺滿了從夾山蕻拉來的雞鴨鵝,宰好了的。你要囫圇個有囫圇個,要一半也可,要四分之一也可,服務周全。小夫妻每日樂呵呵,能說會道,嘴上快樂地說着笑着,手上的雞也已剁了頭去了屁股抽了淋巴,明晃晃的張小泉短把子刀一起一落,半隻雞成了整齊的小塊,眨眼之間,帶着皮手套的兩隻手巧利地把雞裝袋遞過來了。「歡迎下次再來!」抹了口紅的小嘴最後還不忘記熱情地再次邀請。我每周都要去的,因為夾山蕻的散養雞味道好極了,老鵝煲湯也不錯,當然,吸引我的還有熱情開朗的兩口子。

來小廬第一年,我的足跡便循着美食踏遍了小廬的大街小巷。在老城區,中醫院的后街,琳琅滿目的小吃誘惑着我,從街頭美味的老字號的甜點到香氣四溢的醬肉。后街里都是八十年代的老窩棚建築,除了擁擠大鋪面,還有超大的地下賣場。告訴我這塊美食集散地的是賣雞肉的小夫妻,因為我想念老家老母雞的味道,順着小兩口指的路,我找到了一家。一位戴着眼鏡的老太太管着鋪子,老母雞由老伴兒每天下鄉去收購。挑了一隻兩斤重,老太太細心地去毛切好,笑眯眯地遞給我,「丫頭,保管好吃,下次再來。」真的好,囫圇個,放進湯鍋,蓋上香菇,燉出的湯里有童年的味道。

在小廬,沿街走走停停,迎面遞給你的多是笑語,我們素不相識,可是笑着笑着便好像舊相識,再次相見,便有了溫度。

我住的地兒臨近城東菜市,因為是新區,管理規範了些,每天清晨,從鄉下來的散戶們,挨個兒排開,在院子裡擺上自己種的農家菜:小蔥、大蒜、豆角、茄子黃瓜茭瓜還有長得歪歪扭扭的倭瓜,但凡地里能摘的都摘來了,好像不光是為了賣,還要比拼誰家的土地更爭氣似的。大爺大媽們自豪地招呼過往的人流,這個說「快來看看,我家的土豆長得多好」,那個講「您瞧,您瞧,咱這小青菜還帶着蟲眼,絕對沒打農藥」。還有一大早到河裡下籠子的農戶,提着一串子活蹦亂跳的草魚、鰱魚,攤子剛擺上,便圍了一群人。買菜的邊走邊看,邊走邊聊,看菜的品相,聊菜的價格,熱熱鬧鬧一上午。守在院門口賣土雞蛋的阿姨,一年到頭臉上都是掛着笑,幾天不去,見着我,就會問「小姐姐,回來啦?」好似久未謀面的老朋友,從哪來到哪去已無足重要。需要雞蛋的,只要打個招呼,她就早早地準備好,在那耐心地等候。

小廬依山傍水,美食也有着着鮮明的地域特色。每逢秋季,山裡的板栗便進了菜場,整盆的擺在地上,也有炒好了的糖栗,一應俱全,隨便挑。秋分之後,河藕上市,街頭常見到整車的藕,小廬的藕絲少味甜價格公道。勤勞的小廬人還發明了別有風味的米麵,遇上課多的日子,出門前我泡上一把,午餐加上青菜雞蛋炒着吃,入口Q彈,勁道十足。

黃昏日落時分,「吳武壯公祠」附近的古鎮米餃店外,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菜籽油鍋里美味的小廬秈米餃在熱情的翻滾。為了豐富親人的餐桌,一群有愛的企鵝們在靜心地等候美食的到來。[1]

作者簡介

一枝梅,女。八零後,安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