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葉白蠟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葉白蠟樹別名叫青榔木、白荊樹、白蠟樹、白斤木、白蠟條、梣蠟條等等。因樹上放養白蠟蟲,故取名白蠟樹,又是固沙樹種,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1]

形態特徵

形態與苦櫪白蠟樹相近,主要區別點為:小葉小,卵形或圓卵形,長2~4厘米,寬1.5~2.5厘米,最下一對小葉不較其他小葉小,或微小;葉兩面光滑無毛。有花冠,花瓣線形,淡綠色。花期3-5月。果期9-10月。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 小葉白蠟樹冠若果樹,如傘如蓋;皮似松木,色褐而縱裂;翅果狹長,形近洋槐。葉片小而光滑,光澤閃亮,如同塗了一層蠟質,故名小葉白蠟。小葉白蠟渾身是寶,可進行人工栽培而加以利用。小葉白蠟喜光耐熱,抗寒性能強,在最低氣溫—35'C時,亦安全無虞。

歷史

小葉白蠟,是地質年代第三紀末至第四紀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被譽為「闊葉林活化石」。它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但原始森林卻很難找到。

溫暖濕潤的喀什河流域,是其生長的沃土。這裡海拔700—1800米的山坡、谷地、河灘上,處處可見小葉白蠟那高大優美的身姿。千萬年來,為了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小葉白蠟還「自成絕招」——生葉、落葉都在一兩天之內迅捷完成,決不延誤時機;長到一定階段,其樹幹下部的老枝便自然,脫落,以節約寶貴的生命養分。因此,小葉白蠟主幹筆直光潔,絕無雜枝。

伊寧縣的小葉白蠟林,正處於旺齡期。林中老樹新枝,幾世同堂,高低錯落,長勢旺盛,儼然一個龐大的小葉白蠟家族。有的枝與枝在高空交纏,形成巨大而蔭蔽的拱門。密林深處,有一較為寬闊地面,200多歲的樹王與王后相攜並立,根深葉茂,被人們稱作「王」的,高大挺拔,頗具風範;人們戲稱為「後」者,秀色不減當年。小葉白蠟生長緩慢,樹王也僅僅三人即可合抱。在林間被風颳倒的樹幹上,隨處可見萌發的幼枝、幼樹,勢如箭竹,光潔挺拔。小葉白蠟這種頑強的生命力,受到林業科學家的重視,成為他們研究的課題之一。

今天的小葉白蠟自然保護區,就像一個天然森林公園。初夏時節,高大挺拔的白蠟,株株油綠吐翠,淡綠的碎花綴滿枝頭。步入林中,溪水潺潺,垂柳輕拂,白樺亭亭玉立。鮮花怒放的薔薇,串串金黃的沙棘,斑斕耀眼的紅柳,把林區點綴得千姿百態,玉葉金花的沙棗,散發着沁人肺腑的濃香。遠遠望去,小葉白蠟自然保護區緊依阿布熱勒山腳,滔滔喀什河縈迴在林中,林子愈顯嫻靜幽雅、嫵媚動人。

由於加強了生態保護,這裡已成為俗稱野雞的「環頸雉」的天堂,在保護區內遊覽,不時可以見到美麗的環頸雉。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陝西、山西、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主治:清熱燥濕、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用於熱毒瀉痢、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性狀 性味苦,寒。清熱燥濕中藥。

與大葉白蠟的區別

大葉白蠟:落葉喬木。高8~15m。樹皮褐灰色,一年生枝條褐綠色,後變灰褐色。芽廣卵形,密被黃褐色絨毛或無毛。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3~7,多為5,大形,廣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15cm;頂端中央小葉特大,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先端尖或鈍尖,邊緣有淺而粗的鈍鋸齒,下面脈上有褐毛,葉基下延,微呈翅狀或與小葉柄結合。圓錐花序頂生於當年枝先端或葉腋;萼鍾狀或杯狀;無花冠。翅果倒披針狀,多變化,先端鈍或凹,或有小尖。花期5月。果期 8~9月。木材硬而緻密,為制家具的好材料。樹生長較快,可用行道樹;種子油供制肥皂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