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5)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玄奘精神 第68節:第十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5),玄奘在那爛陀寺不但住得舒服,而且吃得也好,那爛陀寺不但提供給他豐富的食物,而且每種食物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幾乎可以與國王的膳食相媲美(不包括肉食)。此外,那爛陀寺校委會還專門派了一個婆羅門"淨人"(並不一定是閹人)前去照顧玄奘的飲食起居。如果玄奘要離開寺院外出遊歷,學校還特地提供給了他一部"專車"--大象。在印度,只有最尊貴最富有的人才能乘坐大象,可見玄奘在衣食住行上享受的都是最高級的待遇。

原文

   那爛陀寺並非單獨一座寺廟,而是由一組寺廟組成的寺廟群。在漫長的歲月里,先後有六代帝王先後在此迎建寺院,不過那爛陀寺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佛教最高學府,不只是因為它建築規模和建築造詣,更在於它的藏經數量和學術水平。那爛陀寺有三座藏經閣,分別是寶雲、寶海和寶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其藏經的豐富程度。

玄奘到達那爛陀寺的時候,雖然整個印度的佛教大環境正在衰落,但那爛陀寺依舊保持着全盛時期的規模,常住在那裡學習的僧人就達四千多人,而且學風極其開放,古印度的各種學派,只要你有真才實學,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因此很多非佛教徒也在這裡學習,數量比僧人更加巨大。

當然,衡量一座高等學府不單要看其藏書多少和學生數量,更重要的是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在這一點上,那爛陀寺在當時也能夠算是首屈一指--寺內高僧大師無數,幾乎雲集了世界各地的頂尖佛學研究者,因而也吸引了無數"留學生"前來觀摩學習。

玄奘不是第一個來到那爛陀寺學習的中國人,也肯定不是最後一個:先後來此留學的中國僧人就有義靜、慧業、靈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燈、道琳、智弘、無行等人,玄奘則是其中名氣最大、成果最多、最具劃時代意義的一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留學生。

正因為前來留學的中國僧人實在太多,為了方便生活和學習,他們就固定居住在了位於那爛陀寺東面五十里處的另一座寺廟裡,這座寺廟的名字就叫漢寺。不過在那爛陀寺的僧人們看來,玄奘決非尋常留學生,也不存在交流困難的問題,所以沒有安排他入住漢寺,而是直接將他請到了本院。

為了讓這位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能夠在寺中安心學習,那爛陀寺在各個方面都給玄奘以特殊的照顧:

作為外國留學生的玄奘一進學校,並沒有和同學們一起住進普通的僧舍,而是直接入住戒日王院的四樓,也就是覺賢法師的樓上。一般來說,住在樓上要比住在樓下尊貴,玄奘一來就能住在覺賢法師樓上,可見那爛陀寺對他的重視。但是過了七天,那爛陀寺校委會覺得這樣還是虧待了玄奘,於是又把他安排到戒賢法師的老師,也就是法護菩薩故居北面的精舍里,讓他獨自居住,以便進行學術研究。

玄奘在那爛陀寺不但住得舒服,而且吃得也好,那爛陀寺不但提供給他豐富的食物,而且每種食物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幾乎可以與國王的膳食相媲美(不包括肉食)。此外,那爛陀寺校委會還專門派了一個婆羅門"淨人"(並不一定是閹人)前去照顧玄奘的飲食起居。如果玄奘要離開寺院外出遊歷,學校還特地提供給了他一部"專車"--大象。在印度,只有最尊貴最富有的人才能乘坐大象,可見玄奘在衣食住行上享受的都是最高級的待遇。

對方給你開出的條件越好,別人對你的關注就越多,你肩頭的責任和壓力就越大--玄奘很清楚這一點,因此那些物質上生活上的享受對他來說根本不值一提,等待他的,將是充實而艱巨的求學之路。

從玄奘的記載來看,那爛陀寺在建設綜合性國際大學上具備三個突出的特點:

一、管理水平高。想要維持一所高等學府,光有錢去聘請大量專家教授、維持日常開銷還不夠,還需要有一支出色的管理隊伍去安排教學日程、打理日常事務、協調各方關係,讓教學計劃能夠順利落實。我們知道,文人相輕,越是有學問的人,越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尤其是像那爛陀寺這樣的開放型大學,從各地來的求學者,或者說是挑戰者特別多,如何應對這些看似學術問題實則牽扯各方面關係的事務就顯得猶為重要。但是在那爛陀寺,每天開講的講座有百餘處,所有的僧人們都有自己選修的課程,數千人過着緊張而充實的求學生活,整座寺院被管理得有條不紊,足見其管理體系的完備和管理隊伍的能力。

二、學術風氣好。學術風氣好又分三個部分:其一是整個學校的風氣好--戒行清白,律儀嚴制,要求大家嚴格約束自己,在各方面都起到模範標兵作用。其二是"使人向善"--有的學校,表面上正氣凜然,實際上卻是制度和規矩強迫的結果,學生即便遵從了,也會產生極大的逆反和不屑心理;然而那爛陀寺卻有一種讓人從心底里"折服"的氛圍,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如果你不虛心求教,你就會覺得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自己覺得羞愧。其三是"路子正"--任何拉關係走後門擺資歷學術造假的行為在那爛陀寺都會遭到鄙視和唾棄,想要出人頭地,就只有靠真才實學一條路。[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