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純粹接觸效應與社會影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仉氏 | |
---|---|
出生 | 晉國 |
國籍 | 春秋戰國 |
別名 | 孟母 |
知名於 |
《孟母三遷》 《斷機教子》 |
孟母三遷:純粹接觸效應與社會影響孟母三遷的典故出於西漢劉向的《古列女傳》,講的是中國亞聖孟子的母親為其創造良好成長環境的故事。孟子小時候最初住在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和鄰居孩子常常在墓地間玩兒,模仿大人的喪葬儀式捶胸頓足跪拜嚎哭,以此為遊戲。寡居的孟母看到後說,這裡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帶着小孟子搬到一個市集邊居住。沒想到小孟子在這裡又把學商販叫賣、討價還價當作遊戲,孟母發現這裡也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帶着小孟子再次搬家,這次搬到了學宮旁邊,小孟子的遊戲內容就改為如何模仿大人鞠躬行禮和如何進退的禮儀,孟母見狀說:這才真是適合我孩子居住的地方,從此在那裡定居。[1]
從這個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到,亞聖孟子小時候是一個活潑貪玩的孩子,他的觀察學習能力(即觀察和模仿他人的能力)很強,不僅見什麼學什麼,而且學什麼像什麼,而孟母則是一個具有天賦教育敏感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媽媽,當她發現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對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之後,立刻採取積極的措施直到為孩子找到適合其生長的環境。
從心理學角度看,孟母三遷這個典故涉及到社會心理學中兩個很重要的概念:一是接觸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又譯純粹接觸效應),二是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
所謂接觸效應是指:通常「人們越是經常地接觸某一事物或者觀點,他們就越會喜歡它」,換言之,人們會因為僅僅是熟悉某個事物而發展出對其的偏愛,電視上每天不斷重複播放的廣告,就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研究者發現,由於接觸效應的影響,廣告僅僅是簡單地重複就足以在消費者的意識和無意識中留下記憶痕跡,從而影響他們的消費行為。就好比當前中國的孩子天天耳濡目染麥當勞、肯德基的廣告,久而久之,自然對它們情有獨鍾。
接觸效應體現的是社會影響,所謂社會影響是指個體在他人的影響下其態度與行為發生變化的過程。比如小孟子在鄰居大人的影響下對哭喪、討價還價等產生濃厚的模仿興趣(態度與行為)。人與社會是相互影響的,但是對孩子而言,社會影響的作用顯然更大。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在面對社會影響的時候會有如下反應:從眾、服從、認同和內化。這幾種反應或說階段不一定是次第發生的,在面對社會影響時,人因為年齡、出身、經歷、三觀以及環境自身因素等的不同而會處於不同反應階段。就年齡而言,歲數越小可塑性越大,因此也越容易被影響。越小的孩子到一個新環境後,越容易在周邊人影響下迅速進入從眾或者服從階段,而當孩子進入認同與內化階段時,要想矯正其行為就很不容易了。
因此,為孩子創造積極健康的社會影響,是為父母者當仁不讓的責任。
環境影響與家庭教育同等重要,但是,人們往往只記住「孟母三遷」而忽略了「孟母斷織」的重要性。其實孟母並沒有因為把家般到了學校邊就放棄家庭教育,當她發現小孟子學習態度散漫時,不惜把織布機上的半成品剪斷以警示小孟子必須一心向學,而她在家織布以盡養家之責的行為本身也是一個榜樣。
由此可見,好學校只是孩子成長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靠搬家給孩子創造教育環境,其實不是最好的選擇,健康的家庭教育才最為重要。這樣的人家,即使沒有條件三遷,孩子一樣可以健康成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