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孫世剛 | |
---|---|
| |
出生 | 1954年7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重慶萬州 |
民族 | 漢 |
母校 | 廈門大學 |
職業 | 科研教學工作者 |
研究領域 |
電化學 表界面科學 |
孫世剛[1]
物理化學家。廈門大學教授。1954年7月生於重慶市萬州區,籍貫重慶萬州。198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86年在法國巴黎居里大學獲國家博士學位。
教育背景[2]
- 1982年,畢業於廈大化學系
- 1986年,於法國巴黎居里大學獲國家博士學位
- 1986年,在法國巴黎居里大學獲國家博士學位,先後在法國科學研究中心界面電化學所和廈門大學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
人物生平[3]
- 1987年,回到廈大
- 1989年,起歷任廈門大學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
- 2000年,起任廈大副校長
- 2005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 2007年,當選國際電化學會會士
- 2012年,請辭廈大副校長,專心做科研
- 201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7年12月,被上海電力大學聘為「雙聘院士」
研究方向
- 孫世剛院士長期從事電化學和表界面科學研究。提出電催化活性位的結構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結構與電催化性能的構效關係。
科研成果
- 孫世剛教授主要從事電化學和表界面科學研究。他長期立足基礎研究,結合實際應用,針對電催化領域的科學難題,注重發展原創性的研究方法,系統深入、扎紮實實地開展了具有引領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創新性成果。他1987年學成歸國到廈門大學工作,致力於開拓原子/分子水平電催化研究。1990年建立國內第一套電化學原位紅外反射光譜系統,隨後又創建了國際上迄今最快的時間分辨電化學原位紅外反射光譜方法,從而更加系統、深入地開展表面原子排列結構與電催化性能的構效關係,揭示分子水平電催化反應機理研究。他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製備出由高指數晶面圍成的高表面能鉑二十四面體納米晶,這一工作顯著提高了鉑催化劑的活性,破解了長期認為不可能製備高表面能納米晶的難題。該成果於2007年發表在Science上,立即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併入選美國化學會C&EN年度24項重大研究進展、英國皇家化學Chemistry World年度40項研究前沿、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其後續進一步開展的研究引領了國際上高指數晶面、高表面能納米材料新方向。
主要獎項及榮譽[4]
- 1993年06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1993年10月,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
- 1994年12月,獲中國光華科技基金獎二等獎,並被國家計委、財政部、科委聯合表彰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先進工作者」,獲「金牛獎」
- 1994年12月,還榮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頒發的「中國博士後首屆『國氏』獎」
- 1997年03月,獲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同年8月被評為福建省優秀專家
- 1998年08月,被評為福建省優秀教師
- 1999年06月,被評為福建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 2001年12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2002年12月,榮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稱號
- 2009年,獲首屆中國電化學貢獻獎
- 2010年,獲國際電化學會授予的Brian Conway獎章,後者是我國學者獲得的第一個國際電化學會學術獎
- 201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電催化的表面結構效應、設計合成和反應機理研究)
- 2015年,獲得中法化學講座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學者(電化學基礎和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