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西寧市下轄縣,地處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海拔2280—4622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全縣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轄9鎮、11鄉,有漢族、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並先後兩次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403368人。
2019年11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201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1121148萬元。[1]
建制沿革
從大通縣上孫家寨發現的出土文物中,足以證明,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已開始在這裡過着狩獵和遊牧生活。
歷史文獻記載,青海一帶遠古時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傳是炎帝姜性的別種。戎人其活動範圍很廣,東起隴東,西迄黃河源頭,南至川西一帶,西北達新疆中部,逐水草而居,以遊牧為主。
夏禹時(公元前21世紀初)的雍州,即包括今陝西、寧夏、甘肅以及青海東部地區。
西漢時,北方的匈奴與湟中(今西寧古河湟一帶統稱為湟中地)的羌人聯合,攻占河西走廊,阻塞了中原與西域的交通。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攻祁連,擊破匈奴右地,恢復了東西交通。漢王朝為了鞏固這一新的戰略地區,開拓河湟,列置河西四郡,又在今西寧城址修西平亭,設兵駐防。同時,在今大通長寧修了城堡,在附近開始了小規模屯墾,以補軍需。
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派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率兵來古湟中(今黃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古稱"三河間"),實行"軍事屯田",曾開通大通到張掖的通道。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增設長寧縣,由西平郡管轄,後又歸西都縣(從臨羌縣分置)管轄。
西晉末年(公元310年前後),鮮卑慕容氏吐谷渾從今遼寧省遷徙到陰山、隴山,逐漸經甘肅南部,進人青海湖環湖地區,兼併羌人等大片土地,建立了吐谷渾王國,管轄青海的廣大區域,前後達350年之久。
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後,南北分裂,前涼、後涼曾先後控制過青海東部。
十六國時,鮮卑族禿髮烏孤建立南涼王國(公元397一414年),曾以西平(今西寧,後遷都樂都)為首府。大通地區歸南涼管轄。
南涼滅後,北魏、北周曾分別管轄過該地。
隋煬帝大業四至五年(公元608一609年),派裴矩經營西域,擊敗吐谷渾,可汗伏允率眾逃入雪山(積石山南)。從此,自西平、臨羌以西,且末(在今新疆)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皆為隋有,大通地區也回歸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滅吐谷渾,控制了整個河隴地區。大通地區由吐蕃統治,為時達200年之久。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後,吐蕃勢衰,西夏興起,於公元1004年成立夏國,建都銀州,逐漸占有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諸地。因宋朝致力於防禦西夏威脅,廝囉在今西寧建首府青唐城,取代了吐蕃的統治,控制青海地區,達南城亦為廝囉管轄。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軍進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
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收復達南城,改名大通城。
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後,南宋時期一百年內,金和西夏交替統治青海東部地區。十三世紀初,蒙古貴族興起,先後滅西夏和金,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進而滅南宋(1279年),統一中國。設置西寧、貴德二州及吐蕃朵甘思等處。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設置吐蕃宣慰使都元帥府。
今大通(包括今門源縣)在其管轄範圍內。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軍事力量進入青海地區。
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使司,繼元制,封授土司。西寧衛共封十六家土司。當時大通地區有陳土司(子明),管轄十四個寨堡。土司府建在今長寧鄉宋家莊。
洪武十九年(1386年)長興侯耿炳文率軍隊修筑西寧城。同時,從河州、涼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戶,在大通河一帶,墾荒闢地,開溝修渠,引水灌田,種植糧食,蔬菜等,從此大通地區逐漸發展繁榮起來。
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套蒙古貴族吉囊及其後裔屢進西寧、大通、互助等地。明末,大通為蒙古貴族麥力干所據。清世祖順治十年(1653年)麥力於在大通城大營宮室,使其長子南力木居之。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親王羅布藏丹津聯絡郭莽(今大通廣惠寺)、郭隆(今互助佑寧寺)等寺喇嘛叛清,攻西寧城和北川(今西寧郊區及大通外川)。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調川陝總督年羹堯,四川提督岳鍾琪統兵征討,削平邊患,廓清河湟。當時年羹堯曾派兵攻進兩寺,"殲其眾而焚其寺"。
雍正三年(1725年),為進一步加強清王朝集權統治,又增設軍政設施,於設西寧府及西寧縣的同時,設大通衛,並築大通(今門源縣城)、永安(今祁連縣境)、白塔(今大通城關鎮)三城,分兵駐守。大通城置總兵官,並左右游擊,轄永安、白塔二營,屬西寧府管轄。
乾隆九年(1744年),經西寧道楊應琚和大通衛守備官孫捷聯名詳請,衛署遷白塔。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衛為大通縣。從此白塔城成為大通縣治所在地。
1957年10月,大通縣人民政府從城關鎮遷至橋頭鎮。
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通縣,並於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區域內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轄9鎮(橋頭鎮、城關鎮、塔爾鎮、東峽鎮、黃家寨鎮、長寧鎮、景陽鎮、多林鎮、新莊鎮)、11鄉(青林鄉、青山鄉、遜讓鄉、極樂鄉、寶庫鄉、斜溝鄉、良教鄉、向化藏族鄉、樺林鄉、朔北藏族鄉、石山鄉),共289個村委會、20個社區居委會。[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縣城橋頭鎮距西寧市35公里,距西寧飛機場6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0°51′-101°56′,北緯36°43′-37°23′,全縣總面積3093平方公里。
地貌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海拔2280-4622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氣候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4.9度,極端最高氣溫35.6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26.1攝氏度,最大凍土深度114厘米,最大積雪厚度18厘米。年降水量523.3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762.8毫米,全年降水天數168天,降水量最多在8月,最少在12月,年平均相對濕度56%。年內無霜期61-13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553小時,最大風速18米/秒。[3]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珍稀野生保護動物白唇鹿、雪豹等20多種;黃芪、枸杞等藥用植物有160多種,蠶豆、蕨菜等50多種土特產。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已探明礦藏有31種,其中煤、石英石、方解石、粘土等儲量可觀。其中煤炭保有儲量1.2億噸,石英石16億噸,石灰石5000萬噸。石英岩礦產資源占全省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主要礦床集中分布在大通縣娘娘山一帶的中元古界磨石溝組地層中,現已查明的礦山有大通縣窯溝石英岩礦、門洞灘石英岩礦、臥牛掌石英岩礦、柏木溝石英岩礦,石英岩礦開採量20萬噸。
水資源
截至2012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水資源總量為67135萬m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65650萬m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地下水可開採資源量為16133萬m³(44.20萬m³/d)。塔爾、新莊的第四、第六水源是西寧市重要水源地,年供水能力8760萬m³(24.00萬m³/d)。
人口民族
總人口44.3萬人,有漢、回、土、藏、蒙古等2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0.7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6.7%,農業人口34.6萬人,占總人口的78.1%。
交通
鐵路:寧大(西寧-大通)鐵路(客貨)支線全長36公里,與蘭青(蘭新)鐵路幹線在西寧市小橋站接軌。寧大鐵路支線運輸公司管內5站,與支線接軌的企業專用線17條、企業專有鐵路2條。縱穿縣境的蘭新鐵路客用幹線2014年建成通車。北川工業園西界址沿線有寧張鐵路孫家寨、長寧、陶家寨三個管內客貨站點。
公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形成了"四縱三橫"的交通網絡格局,縣鄉公路連通全縣20個鄉鎮通鄉公路基本實現黑色化,公路里程達到1192公里。縣城距西寧市僅35公里,距西寧飛機場約50公里。227國道(寧張公路)、在建蘭新鐵路(蘭州-新疆)貫穿全境。寧大(西寧-大通)高速公路全長37公里。大湟公路(長寧-多巴)全長27公里。
經濟
綜述
2015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78446萬元,同比增長9.5%。縣屬固定資產投資946567萬元,同比增長25.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3641萬元。同比增長10.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41元,同比增長1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1元,同比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072萬元,同比增長14.0%。
第一產業
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實現農業生產總值13.03億元,較上年增長8.63%;實現農業增加值6.7億元,較上年增長7%;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61.9%,較上年增長了3個百分點;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643.83元,較上年增長20.13%。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69.3萬畝耕地中,水澆地13.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9.6%。按作物種類分,麥類作物播種面積1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3%,其中:小麥15.2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21.9%;青稞0.8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3.3萬畝,占77%,其中:油菜30萬畝,占43.3%;蠶豆4萬畝,占5.8%;馬鈴薯10萬畝,占14.5%;蔬菜9萬畝,占11.6%;花卉等其它作物1.3萬畝,占1.8%。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萬畝,主要栽培黃瓜、番茄、辣椒、生薑、菜瓜、甘藍、食用菌和葉菜類等蔬菜品種,蔬菜年產量達29萬噸,實現產值43500萬元。其中露天蔬菜7.44萬畝,年蔬菜產量達21.2萬噸,實現產值41940萬元。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建成各類養殖基地48個,其中生豬養殖基地16個,奶牛養殖基地(重點村)12個,肉牛養殖基地9個,蛋雞養殖基地3個,肉羊養殖基地(重點村)7個,獺兔養殖基地1個。建成各類牲畜暖棚3.74萬座146.75萬平方米。全縣存欄牛12.62萬頭、羊22.54萬隻、豬12.95萬頭、雞22.92萬隻;出欄牛8.01萬頭、羊16.6萬隻、豬26.33萬頭、雞25.51萬隻。豬肉年產量達1.65萬噸、牛肉年產量0.96萬噸、羊肉年產量0.29萬噸、禽肉年產量0.04萬噸,奶產年量3.694萬噸、蛋年產量0.18萬噸。
第二產業
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完成第二產業增加值47.1億元,同比增長3.5%,占全縣GDP的75%。境內有工業企業192戶,其中:按規模劃分,規模以上42戶,規模以下150戶;按屬地劃分,中央省屬駐縣企業21戶,縣屬企業171戶(21戶屬規上企業)。
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125.2億元,下降11%,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119億元,下降11.7%(中央省屬駐縣企業完成107.9億元,下降17.8%);完成銷售產值(現價)125.6億元,下降10%,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119.5億元,下降10.5%(中央省屬駐縣企業完成106.3億元,下降18.3%);完成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3.7%,占全縣GDP的64%,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39億元,增長3.6%,占全縣GDP的61.6%。
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電解鋁67.8萬噸,產值76.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1.2%;發電量77.6億千瓦時,產值8.4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7%;鋁合金7.6萬噸,產值8.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1%;水泥140.1萬噸,產值4.6億元, 占工業總產值的3.7%;金屬切割機床214台,產值4.7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8%;原煤120.7萬噸,產值2.7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2.2%;化工產品(燒鹼、氯化鈉、鹽酸、磷肥、農藥)2.6萬噸,產值1.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3%;碳化硅1.3萬噸,產值0.74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0.4%;鐵合金6.5萬噸,產值4.4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5%;標磚1.1億塊,產值0.4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0.3%。
第三產業
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9.6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全縣GDP的14.7%。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接待遊客100萬人(次),增長26.6%,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億元,增長41%。商品房總建築面積達到39.7萬平方米,全縣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1.68平方米,住宅小區11個。2009年,投資1.7億元,開發建成商品住房6萬平方米。[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縣屬各級各類學校225所,教學點11個。其中小學185所,初級中學1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8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1所。另外,有民辦幼兒園80所,民辦完全中學1所,企業辦完全中學1所,小學2所。學前班及在園幼兒9116名,小學生42015名,初中生15644名,高中生9625名,職校在冊學生3314名,特教生36名。教職工4408名,其中小學1909名,初中1635名,高中730名,職業技術學校84名,幼兒園50名;專任教師4328名,行政人員9名。中學高級教師384名,中級職稱1848名;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1988名,大專學歷教師1723名,中專(含高中)學歷的教師617名。
醫療衛生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縣級醫院3家、省駐縣企業醫療衛生機構4家、民營醫院2家、鄉鎮衛生院(所)27家、村衛生室289所。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271名。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86名,每千人擁有病床2.33張。全縣70-79歲以上9836人,80-89歲以上1793人,90歲以上83人。全縣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0%,兒童系統管理率達83.39%,孕產婦死亡率為19.47/十萬,嬰兒死亡率為20.8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3.75‰,兒童"五苗"接種率達95%以上。
文化事業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縣級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藏書75萬冊)、鄉鎮綜合文化站20個,由省文化廳命名的特色文化鄉16個,小康文化村25個,市、縣文化中心戶44戶;有村級文化室289個、農家書屋41戶、民間劇團20個。
體育事業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體育協會(業餘體校、全民健身中心、體育館、田徑場)1個,社區體育輔導站18個,標準化籃球場36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7所,其中國家級1所、省級2所、縣級4所,少年武術學校1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所。
社會保障
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農村敬老院4個,註冊登記的民間社會組織100個,農村五保供養對象849人,優撫對象1.3萬人,重點優撫對象815人,農村低保對象3.02萬人,城市低保對象1.595萬人。2009年,發放農村低保金2368萬元,城市低保金3105萬元。養老保險參保17508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6961人,工傷保險參保26331人,失業保險參保9893人。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7億元、下崗職工失業救濟金327萬元,支付醫療保險待遇金3097.13萬元、工傷保險待遇金525.7萬元。
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1855人,"4045"人員就業143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91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2003-2009年,大中專畢業生待業人員總數3237人(碩士2人,本科805人,大專2057人,中專373人),其中,2009年應屆生491人(碩士1人,本科186人,大專287人,中專17人)。2007-2009年,高中畢業生待業人員2383人(2009年應屆生351人);初中畢業生待業人員2697人(2009年應屆生633人)。
宗教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齊全,分布在城關、塔爾、橋頭等14個鄉鎮。截至2009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信教群眾達16.6萬人,占總人口的37%。全縣已批准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126處,其中清真寺117座,道觀2處,藏傳佛教寺院2處,漢傳佛教寺院3處,基督教、天主教活動場所各1處,未批准開放的伊斯蘭教"拱北"9處。全縣宗教教職人員188人,成立民管會126個。[5]
歷史文化
大通皮影
自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傳入以來,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2006年大通皮影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大通皮影作為河湟皮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通皮影戲是集民間美術、音樂、戲曲為一體的一種民間曲藝表現形式,以光、影、色三者的組合形成了皮影雕刻藝術的觀賞性。
大通刺繡
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實用類,主要有鞋、襪子、腰帶、辮筒、枕頭,這是刺繡的主體;二是觀賞類,主要有錢褡、衣領、衣袖,荷包、口袋片等;三是禮儀類,主要有錢包、筆包、壽帳、輓聯、字畫等;四是宗教用品類,用刺繡塑造佛像和裝飾寺廟殿堂。大通刺繡的繡法有平繡、盤繡、鎖繡、網繡、拉繡、垛繡、辮繡、堆繡、剪貼繡等。
大通剪紙
大通剪紙流傳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紙內容廣泛,多以表現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生活場景為主,工具以剪為主,以刻為輔,色彩上以單色為主,金色為輔,手法上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
大通農民畫
大通農民畫以誇張變形、粗獷、直白、裝飾性強、民族民間風情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地域特色明顯為主要特點,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大通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農民畫)之鄉。有20多件作品參加了全國歷屆農民畫展覽,其中獲全國性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5個,優秀獎10多個。有近2000多幅作品參加了省、市、縣書畫展覽,有多幅作品獲獎、刊登發表和收藏。
文化遺產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文物點96個。全縣現有"舞蹈紋飾彩陶盆"等館藏文物1060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銅錠、斂口剔花醬釉瓷罐、醬釉扁水壺)、二級文物4件(青銅戈、板斧形青銅斧、十字鎬形銅斧、西寧衛千戶所管軍印)。[6]
名勝古蹟
蘇家堡故城
蘇家堡故城座落於景陽鎮蘇家堡村東,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城堡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00米,牆體夯土板築,四個城角分別有一個角樓的樓台基,城內西南郊南牆一側和西北角西牆一側以及東城門、西城門的南側各有一條長約30米、寬約3米通往城牆頂部的馬道。該城堡軍事設備構築布局嚴謹規範,規模宏大,是青海省省現存唯一較為完整的古城堡。
明長城
修築於明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明長城遺址,現存50245米,東起大通與互助縣交界的閻王邊,西止大通與湟中縣的交界處,有夯土牆體、山險、山險牆,壕溝、敵台、烽火台、隨牆壕、石牆、關堡等。主要用於防禦明正德年間遊牧於青海湖地區的蒙古卜兒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從內蒙古河套地區進入青海湖地區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屬對明西寧衛的侵擾,是西寧衛城重要的外圍防禦工事。此段長城被專家譽為青海八達嶺,現已列入國家長城保護計劃,重點進行保護和開發利用。
會寧寺
百年古剎會寧寺位於景陽鎮土關村,據考證,建於明弘治年間,是一處藏傳佛教寺院,現存歇山式大殿一座,迄今仍然為創建時的原物。會寧寺與明、清及民國"改土歸流"前的西寧東李土司、西李土司的祖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對於研究這一時期青海土司的歷史以及土族歷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蹟,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廣惠寺
青海五大黃教寺院之一,原名郭莽寺,位於東峽鎮衙門莊村北側,距縣城15公里,與鷂子溝隔東峽河相望,距今已有360年的歷史,原寺建於清初,幾經興衰變遷,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民族宗教文化遺產,如今新建的大經堂器宇軒昂、金碧輝煌,寺內佛寶文物眾多,香火旺盛,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盛,成為信眾禮佛祈福和遊客觀光旅遊的勝地。
城關文廟
城關文廟位於城關鎮城關村城關中心學校院內,依照西寧文廟式樣仿建於清代是大通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縮影。文廟坐北面南,在它的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主要分布着照壁、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等建築,並且將文廟大致分成了三個院落。
橋頭公園
橋頭公園位於橋頭鎮北側,始建於1984年,初建時占地面積150畝,現擴至180畝,園內可同時容納1.5萬人遊憩。被讚譽為西寧市新八景之一。
元朔山
元朔山又名老爺山,位於西寧市北約40公里,大通縣境內。大通縣老爺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山上有火燒台、老虎洞和古寺廟遺址。主峰西南皆為懸崖絕壁,北面與氂牛山相對,為西寧市旅遊勝地之一。
娘娘山
娘娘山位於大通縣橋頭鎮西側,距縣城5公里。起於黑林,止於景陽川,環繞縣境西南部,首尾50餘公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與老爺山對峙。主峰海拔為4010米,天然林區有12000畝。
茶汗河國家森林公園
茶汗河森林公園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寶庫鄉,位於227國道旁,距西寧市80公里,距大通縣45公里,公園總面積3114公頃,2001年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內以石林、瀑布、園林構成景觀。
達坂山
達坂山地處青海省大通與門源兩縣的交界處,是青海通往甘肅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眾多的山巒中,達坂山只能算小字輩,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達坂山在高原聲名顯赫。達坂山南北兩側的河谷地區海拔高度相對較低,氣候涼溫是青海重要的農牧業地區,特別是北側的寬闊浩門河谷全部種植着小油菜,成為國內聞名的百里花海。南側的大通縣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麥生產基地。南側的寶庫峽及察汗河國家森林公園、黑泉水庫景色迷人。
寶庫石林溫泉
寶庫石林溫泉距石林800米,水溫達50度左右,水流量每小時15立方米,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唯一一處溫泉資源。
鷂子溝風景區
鷂子溝風景區是以雲杉純林為主,伴生有白樺、山楊和人工落葉松林為輔的針闊混交天然次生林區。位於大通縣東北部,距縣城18公里,省會西寧53公里。景區主要由克麻溝、鷂子溝和老虎溝等組成,公園面積為1633.1公頃,海拔2450--3200米,年均溫度為2.9℃。[7]
榮譽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示範縣、國家科技進步示範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全國雙擁模範縣(三連冠)、全國林業科技示範縣等國家級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