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冬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果冬青 |
文學名:大果冬青 拉丁學名:Ilex macrocarpa Oliv. 拼音:daguodongqing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衛矛目 科:冬青科 屬:冬青屬 |
大果冬青 (Ilex macrocarpa Oliv.)落葉喬木,高達15米。有長枝和短枝。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稀長圓狀橢圓形,長4-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純,具淺鋸齒,無毛或幼時疏被微柔毛,側脈8-10對;葉柄長1-1.2厘米,疏被微柔毛。雄花單花或為具2-5花的聚傘花序,單生或簇生葉腋;花序梗長2-3毫米,花梗長3-7毫米,均無毛;花5-6基數,白色;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基部稍合生;雄蕊與花瓣近等長;退化子房墊狀。雌花單生葉腋或鱗片腋內;花梗長0.6-1.8厘米;花7-9基數;花萼徑5毫米;花瓣基部稍合生;退化雄蕊長為花瓣2/3;花柱明顯,柱頭柱狀。果球形,徑1-1.4厘米,熟時黑色;分核7-9,長圓形,背部具3棱2溝,側面具網狀棱溝,內果皮石質。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形態特徵
株:落葉喬木,高達15米。
枝:有長枝和短枝。
葉: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稀長圓狀橢圓形,長4-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純,具淺鋸齒,無毛或幼時疏被微柔毛,側脈8-10對;葉柄長1-1.2厘米,疏被微柔毛。
果:果球形,徑1-1.4厘米,熟時黑色;分核7-9,長圓形,背部具3棱2溝,側面具網狀棱溝,內果皮石質。
冬青子的功效與作用
去風,補虛。治風濕痹痛,痔瘡。①《本草圖經》:「浸酒,去風補血。」②《本草求真》:「補肝強筋,補腎健骨。」③《江蘇藥材志》:「治風濕痹痛。」
冬青子的選方是治痔瘡:冬至日取凍青樹子,鹽、酒浸一夜,九蒸九曬,瓶收。每日空心酒吞七十粒,臥時再服。(《瀕湖集簡方》)
冬青子,是「女貞」的同義詞,木犀科女貞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也稱女楨、女貞實、楨木、冬青子、白蠟樹子、鼠梓子、蠟樹、將軍樹等。原產於我國,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華北、西北地區也有栽培,能耐-10℃左右低溫,是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多的鄉土樹種。
傳說是古代魯國一位女子的名字。因其「負霜蔥翠,振柯凌風,而貞女慕其名,或樹之於雲堂,或植之於階庭」故名。我國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門前遍植女貞樹。[1]
產地分布
產地:江蘇南部、安徽、浙江西北部、福建西北部、河南東南部、江西東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及陝西南部。
生境:海拔400-2400米的山地林中。
參考來源
- ↑ 冬青子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康愛多網,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