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黃楊褐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黃楊褐斑病
大葉黃楊褐斑病是大葉黃楊普遍發生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個別植株甚至葉片落光,直接影響生長勢。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葉黃楊褐斑病
病 原:真菌
危 害:危害大葉黃楊
症 狀:在新葉上產生黃色或褐色小點
症狀
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黃褐色針尖狀小點,逐漸擴展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直徑可達3~18毫米,往往病斑相互連成大病斑,占到葉片的1/2以上。再發展,病斑中央變成淺灰色或深灰色,邊緣色較深,形成暗紅褐色細線圈,有的病斑中央淺褐色,邊緣紫褐色至黑褐色。有時可觀察到病斑上有2~3條輪紋,外有淺色黃暈,病斑密生暗綠色小霉點。葉背面病斑中央淺灰色至淺褐色,並着生着許多綠色小霉點。[1]
發病規律
病原為真菌,壞損尾孢。病菌在病部落葉上越冬,靠風、雨傳播。一般在次年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隨氣溫的升高葉片發病漸重,8~10月為發病盛期,後隨氣溫的降低發病逐漸較輕,到11月份發病基本停止。栽植密度過大、修剪不合理、水肥管理差、多雨、通風透光不好時,發病較重。扦插苗圃重於綠籬,春季倒春寒、夏季炎熱時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發現病葉及時清除。
(2)藥劑防治。
發病前用國光銀泰(70%代森鋅)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提前進行預防, 發病初期可使用國光英納可濕性粉劑400-600倍與國光必鮮乳油500-600倍交替使用,防止單一用藥病菌產生抗性。 [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