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堂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堂邑鎮

中文名 :堂邑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聊城市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是"當代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里,是山東省政府命名的"山東省中心鎮"和山東省省級改革開放"試點鎮"。全鎮轄59個行政村、8900戶、3.5萬人。總面積61.41平方公里,5萬畝耕地。聊城城區內轄六關四街13 個行政村,38562人(2017)。[1]

簡介

聊城市堂邑鎮原為山東省聊城地區堂邑縣所在地,是一座物阜民豐,人傑地靈,有着近千年歷史的山東魯西名鎮。始建於隋開皇六年,城峻時白雀無數雲集上空,又名"山東白雀城",因是清朝"乞討辦義學"名士武訓故鄉,曾易名為山東省武訓縣。

聊城市堂邑鎮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西接河北省重要城市邯鄲,南接河南省重要城市濮陽,是山東聊城的西大門。329國道、濟聊高速公路、邯濟鐵路均在境內橫跨。鎮內鄉間、村間公路縱橫,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西臨馬頰河、東傍平杭大運河,北有占地4770畝的大水庫,東有發電能力240萬千瓦的山東聊城羅屯電廠,是全國新興能源生產基地。且旅遊資源豐富,文廟、古城牆遺址、穆孔暉閣老墓、明代"四知堂"遺址、許家祠堂、放馬場、孔繁森陳列館等古今名勝多處,有占地2500畝的集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放馬場度假村遊樂園。

聊城市堂邑鎮屬山東聊城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各種農作物,是山東省優質大蒜和食用菌生產基地。年產大蒜950萬公斤,蒜苔900萬公斤,年產食用菌1100萬公斤。

歷史

今聊城市堂邑鎮境域,春秋、戰國時期屬衛國清邑。漢代分屬樂平、發乾兩縣。隋開皇六年(586年)置山東堂邑縣,宋堂邑縣屬河北路博州,金代歸山東西路博州轄,元代為山東宣慰司東昌路總管府屬地,明、清時期為山東東昌府所領。1943年10月,為紀念義丐武訓,山東省堂邑縣更名為山東省武訓縣。1949年,山東省武訓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撤消,恢復原稱謂堂邑縣,屬於平原省聊城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建制撤銷,劃歸山東省管轄,1956年4月山東省堂邑縣建制被山東省撤消,原山東省堂邑縣的柳林區、辛集區和溫集區的定遠寨、范王莊、黑周3個鄉劃屬山東省聊城專區冠縣,城關、斗虎屯、梁水鎮、溫集四個區劃歸山東聊城縣,山東堂邑遂為山東聊城專區聊城縣堂邑區駐地,時轄30個鄉。1958年11月撤區為山東聊城堂邑公社駐地。1984年改為山東聊城地區堂邑鎮。

聊城堂邑故城址。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陳嬰為堂邑侯,嬰孫午繼封。隋開皇六年(586年)置堂邑縣,治所位今堂邑鎮政府駐地西北5公里處。據《元和邵縣誌》載,漢代堂邑故城,在隋堂邑縣治西北13.5公里處。宋熙寧初年(1013年),黃河潰決,堂邑城毀,縣治東徙5公里,遷於今址。《續山東考古錄》載,"宋堂邑縣即今治,熙寧初徙,故治圮於水也"。遷址後,縣令耿幾父主持修建土城。相傳城工甫畢,白雀數萬翔集上空,因呼為"山東白雀城",即今聊城堂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