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民街(趙藝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民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回民街》中國當代作家趙藝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回民街

說說回民街嗎?

回民街是一條小吃街。幾條東西南北橫豎交錯的街道上全是回族們獨具特色的小吃。有多少種?數百種吧。沒錯,吃貨的天堂。到了回民街,好吃的吃不過來。 記得是上世紀1992年深秋,我還在太原工作,利用一個周末,和報社一位同事來西安《女友》,《喜劇世界》送稿件。晚上我們去逛回民街。那一次,對回民街的感覺特別好。現在想,可能是那天晚上吃的非常開心。當年,我們都年輕,飯量大,特別能吃。我們從鼓樓「文武盛地」步入回民街,好傢夥,燈火璀璨,人潮湧動。兩邊數公里長的商鋪裹挾着不寬的街道,熙來攘往的人流像煮沸的稠粥。滿街的遊人或居民或食客都在走着吃着笑着說着……一邊吃,一邊學着老陝的話說,「咥」「美滴很」「嘹咋咧」!走着吃,吃着走。 回民街上美食太多,捨不得一次性吃飽喝足,見了特別的美食,就排隊少量小份購買……在街道上或站着或走着吃,吃了肉夾饃,麻醬涼皮,肚包肉,烤牛羊肉串,羊肉泡饃,酸湯餃子,喝黃桂稠酒,酸梅汁。對於旅遊者,因其熱鬧,來此觀光;觀光之餘,大快朵頤;兩者兼顧,不亦樂乎。

前面說過,那次去西安是為了送稿件,路過晉南老家時,我們下車和親人們團聚後,在運城銀湖飯店附近的街上買了兩大袋石榴。送西安的朋友品嘗。晚上逛回民街,才知道西安臨潼的石榴全國有名。街邊攤位上擺滿了石榴,咧着嘴,紅紅的皮,紅紅的籽,有榨石榴汁的。桶里的和杯里的汁都是通紅通紅的。我們忍俊不禁,相視而笑。莫非老家晉南的石榴也是從臨潼運過去的?我們要了兩杯石榴汁,不約而同去碰杯,一飲而盡。嘴裡的味道,滿是對孤陋寡聞的品味。

小吃多,好吃。多少次來回民街,記不清了。不過,飲食是有記憶的,每次來,都喜歡吃那幾樣。肉夾饃的肉是臘牛肉,煮的爛,入味深;肉夾饃的餅子烤熟後,溢滿着面香,吃到嘴裡,面的香甜肉的香醇沁入心扉。耐嚼,黏性強,口感細膩。就着胡辣湯,一口下去,咀嚼下咽美滴很…… 2010年元旦,因為工作的關係,居家搬遷至西安。後來接父親來西安小住幾次,每次帶他到回民街,他都有同回民街和晉南家鄉集市比較的習慣。走的慢,看的多,吃的少,卻有幾樣是他不二的選擇:一個是甑糕(晉南老家叫晉糕);一個是炒涼粉;一個是柿子餅。

回民街是個小吃街,沒有大的餐廳飯店,因此,沒有排場可擺,沒有一擲千金,沒有貧富貴賤,又因為人流稠密,小吃供應,吃飯的時間短。排好隊買中意的產品,買了就吃,吃了就走,走動中再買。那年帶父親來回民街吃小吃,我特意安排在賈三灌湯包飯店內,又從街上買他喜歡的幾樣小吃,看到他坐下來認真的吃,尤其是吃甑糕——甑糕內的糯米、芸豆和紅棗——糯米香軟、芸豆綿密,紅棗香甜,慢慢吃着,父親很是滿足的樣子。每次,他都講在老家試種糯米的故事。

父親做過教師,後回村里當過村長,也做過生產隊長,有一年,他突發奇想,想在家鄉青龍河畔一大片鹽鹼地試種糯米(家鄉叫糯米為江米),因為在北方的村里種諸如大米,糯米不僅僅史無前例,不僅僅只是需要水。同樣氣候、光照、土壤質量和酸鹼度等等都是所需和制約條件。但沒有想到這種實驗出奇順利。播種而不像南方要插秧。各個生長階段都生機勃勃。結果是收穫季節大家都分到糯米。這樣,過節能夠蒸糯米晉糕吃。在夏縣老家蒸晉糕,一般是把糯米泡軟,然後用水煮熟,放到碗內的糯米表層上再插上多隻或十餘只大紅棗放鍋里蒸,蒸熟後放白糖或紅糖,有趁熱吃的,有放置透涼吃的。當時,沒有冰箱,剩餘的糯米晉糕吊放在院內的水井三分之二處,以防變質。晉糕放涼後,吃起來涼絲絲美滋滋的香甜可口。父親說,江米種植的成功,惹得鄰村社員(當時對村民的一種稱謂)很是羨慕。

回民街兩邊的建築,高低不平,不很統一,加上年代久遠,規劃的時候,不像現在追求寬敞的概念,因而,街道相對較窄。街兩邊鑲滿鱗次櫛比的商鋪,其中不乏有賈平凹王西京等名人的題匾。

對於吃的回憶和吃的憧憬,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對於一條小吃街,卻有着大同小異的需求。那就是小吃的地域性,味道的獨特性,品種的多樣性,價格的合理性,街道的別樣性……而最為重要的,是圍繞這一切形成的文化和人氣。回民街招人待見,是因為常說的煙火氣息,煙火氣息組成煙火人生。

回民街是西安的一個地標性街道。是一個文化符號。對一個城市的記憶就是通過(這個城市的)諸多(文化元素)文化符號來彰顯的。

回民街承載着回民的一脈文明。是回民聚集地的產物,流動的街,流動的人,流動的風景,流動的美食,組成了斑斑駁駁的影像,形成了放達樂觀的文化。這些常態化的生活,或生活的常態化,你能懷疑他不是幸福生活的真正含義?![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