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橋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橋縣位於山東省西北與河北省東南邊緣,滄州市管轄區。滄州地區南端。東與寧津縣陵城區毗連;南與山東省德州市為鄰;西隔南運河與景縣相望;北與東光縣接壤。總面積為582.9平方公里,人口28萬人(2013年底),縣政府駐桑園鎮。

吳橋縣被稱為「人間遊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1]

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吳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年1月9日,吳橋縣憑藉吳橋雜技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吳橋縣地處黑龍港流域中部,位於河北省東南邊緣,滄州地區南端。東與山東省寧津縣、陵城區毗連;南與山東省德州市為鄰;西隔南運河與景縣相望;北與東光縣接壤。總面積582.9平方公里。 該縣位於東經116°19′—116°24′,北緯37°29′—37°47′之間。縣城所在地桑園鎮。位於東經116°22′,北緯37°37′。縣境東西橫距22公里,南北縱距34公里。

縣治桑園鎮,西距省會石家莊市173公里,北距首都北京市253公里,東距寧津縣界17公里,至寧津縣城37公里,至陵城區37公里。西至景縣縣城13公里,南至德州市界14公里,至德州市21公里。北至東光縣界12公里,至東光縣城32公里。

氣候概況

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中,日照充足,雨水集中,乾旱、大風、冰雹、暴雨、雷電等氣象災害發生頻繁。

人口

滄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時,吳橋縣總人口282410 人,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3717人,占滄州市總人口的3.96%,與2000年相比下降了0.24%。

交通

吳橋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四大城市、一大港口(黃驊港)的中心地帶,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104國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距濟南飛機場僅150公里,距黃驊港135公里,距北京300公里,是連接北京、上海的交通要道。

經濟概況

農業

截止至2010年,縣境內有2條行洪河道(漳衛新岔河、京杭大運河),3條排瀝河道(宣惠河、沙河、龍王河),9條縣級引水乾渠,265條鄉級干支渠,441個蓄水坑塘,基本形成比較完備的引蓄排灌網絡;地下水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全縣有深機井387眼,淺機井8688眼,鋪設地下節水管道42萬米,噴灌面積4萬畝,微滴灌面積150畝,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占全縣總耕地的93.5%。全縣常年棉花面積30萬畝左右,單產籽棉200公斤左右,總產6000萬公斤以上,2003年達到28.2萬畝;小麥面積25萬畝,單產360公斤左右,總產9000萬公斤以上;玉米面積22萬畝,單產400公斤左右,總產8800萬公斤以上;果樹面積達4.5萬畝,更新改造老果園2萬餘畝,果品總產2000萬公斤以上。

1983年由中國農業大學、吳橋縣政府、滄州市科技局共同組建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是中國農業大學校級野外台站、校985重點建設台站之一,2004年先後經批准成為農業部水資源野外觀測實驗站、河北省低平原區農業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和滄州市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吳橋科普惠農服務站。

工業

吳橋縣工業以機械製造、建材、棉花加工為主。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家,銷售收入264047萬元,實現利稅總額12842萬元,增加值66263.4萬元,總產總計14.23億元。

商業服務業

2009年吳橋雜技大世界實現門票收入1500萬元,帶動相關產業增加收入1億元。2009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9173.2萬元。先信商廈經過3年地打造已成為吳橋群眾購物消費的首選,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吳橋縣有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113所。其中,普通高中、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教師進修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民辦)各1所,初級中學7所,小學35所,幼兒園66所。在校(園)生(幼兒)36357人。其中,普通高中生3307人(其中,新招生1050人,另有畢業生851人),職業高中生(含中專)1293人,初中生7615人(其中,新招生2318人,另有畢業生2332人),小學生17082人(其中,新招生3162人,另有畢業生2437人),幼兒園在園幼兒7060人(其中,新入園幼兒3510人,另有新升入小學一年級2444人),特教學校在校生26人。初中入學率100%,鞏固率97.7%;小學入學率、升學率均達到100%;3——6歲幼兒入園率92.5%。全縣教職員工3311人。其中,教師進修學校61人,中學(含中專)1185人,小學1545人,幼兒園520人。專任教師中副高級職稱教師80人,中級職稱教師656人,初級職稱教師982人。

社會保障

2011年爭取上級專項救助資金2420萬元,同比增長63%。全年救助城鄉困難家庭7263戶1.2萬人,大病患者家庭243戶,社會流浪乞討人員300餘人,農村散居孤兒13名,重點優撫對象849名。同時,還爭取到了30個省扶貧重點村項目,5年可獲得扶貧資金1500萬元。

2011年以縣民政事業服務中心為龍頭,打造集光榮院、福利院、優撫門診、軍休所、老年公寓「多院合一」的縣辦養老服務機構,保障好孤老優撫對象、孤殘兒童、軍休老人等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完善了鄉鎮敬老院完善基礎設施,並不定期組織專項工作組深入各敬老院,從用電、用水、防火防盜、飲食起居、醫藥衛生和住房取暖等各方面,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發現安全隱患,就地整改。

吳橋縣採取村辦民營、民辦公助的方式實施了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工程,利用街村閒置土地、房屋,修繕建設集體活動場所,將空巢老人或自費老人吸納入住,提供公益服務。2011年在全縣10個鄉鎮建設完成20餘處農村「互助幸福院」。同時,以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務網絡為輔助,開通了「12349」電話號碼直撥系統,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家政、醫療、保健、飲食、購物等上門服務,足不出戶即可解決生活難題。還完成了對330戶農村危房的改造,確保了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

文化事業

吳橋雜技歷史

1957年縣內出土的距今1500多年的南北朝東魏時期的墓葬雜技壁畫,足以證明雜技歷史之久遠。20世紀20年代以來,吳橋雜技藝人曾到過5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以吳橋籍孫風山為團長的「北京皇家大馬戲班」和孫福有為團長的「中華大馬戲團」在20世紀初享譽海內外。建國後,吳橋向全國各地輸送了1000多名雜技人才,雜技界有「沒有吳橋人,不成雜技班」之說。吳橋雜技有10個門類近1000種雜技節目,雜技文物史料5000餘件。

據史料記載,吳橋雜技藝人遊走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多達千餘人。如孫鳳山領隊被西方譽為「中國皇家大馬戲班」的「中國班」雜技大王孫福有組建的「中華國術大馬戲團」、榮獲蘇維埃勞動勳章和列寧獎章的王汝利、精通六國語言的雜技明星史德俊、號稱「東方卓別林」的趙鳳歧、「四大金剛」張獻樹父子等等。

法國「明日」與「未來」國際馬術節主席莫克萊爾先生對吳橋雜技給予充分的肯定:「吳橋不僅是中國的雜技之鄉,也是世界雜技藝術的搖籃」。

雜技藝術學校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是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專門培養雜技人才的中等專業藝術學校,1998年學校納入市屬中等專業學校,1999年被文化部批准為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培訓中心,,1991年被人事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1992年被評為全國少年兒童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8年被評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2009年經省教育廳同意報教育部國漢辦,批准該校建成為全國漢語國際推廣吳橋雜技基地。

雜技大世界

1992年,吳橋縣政府同香港國旅合資興建了吳橋雜技大世界,占地1000畝,投資2億元,建有江湖文化城、雜技奇觀宮、魔術迷幻宮、民俗風情園、馬戲遊樂園、雜技博物館、小泰山、紅牡丹賓館等十大景點。

2000年吳橋雜技大世界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以來,景區先後被中宣部、國家文明委、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全國文明旅遊景區示範點」等十餘項殊榮;先後被河北省旅遊局評為首批「河北省十佳旅遊誠信景區」、「河北省百姓最喜愛的魅力景區」、「河北省旅遊先進單位」等榮譽。

雜技團體

全縣有雜技團體48個,其中民間雜技團體47個,從業人員5000餘人,雜技藝人常年活動在國內30餘個省 市。縣雜技團始建於是1950年,目前共有資產600餘萬元,在職工作人員68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