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墳(理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家墳》是中國當代作家理洵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吳家墳
翻開各地地方史誌,幾乎每一個村子的村名都有些來歷,或源於傳說,或出於史實,傳奇色彩都比較濃厚。吳家墳就是西安南郊的一個村子,它的東側即是有名的唐天壇圜丘遺址。這個村名的由來,據說是因為村中有西漢學者吳謙的墳墓而得名,也許是出於諱忌,自明代以後,在官方文獻中,都改作長延堡了。但吳家墳這名字雖成俗稱,卻俗得融進了血液里,在尋常百姓的生活中,似乎比長延堡更為多用。
沒有查找到有關吳謙更多的史料,想來此地早期應該是一個家族的墳場,因而才有這樣一個名字,而且至遲,在明以前就是這樣稱呼的。明時這裡又被稱作南十里舖,大致是說它距南門有十里之遙的意思,是西安府四郊鋪驛之一。清初稱吳家杏園鋪,嘉慶年間改為今名,此後一直襲用。解放初期,陝西師範大學於此建校,而後外國語學院與西北政法學院等單位環列周邊,此地於是日漸隆盛。有時覺得,吳家墳的俗稱,是和院校師生密切相關的,於風俗人情,他們渲染和傳遞了較大的能量。
我對「吳家墳」三個字有着特別的感情。早年剛上學,識得幾個字,父親從西安回來,所提的塑料包裝袋上,底部總有工廠的地址,出現「吳家墳」字樣。這是一個什麼地方呢?我的心裡充滿了好奇,這種好奇一直讓我糾結至成人以後,才有所釋然。前幾天查看百度地圖,看到了這家工廠的名字,在師大南側,它是從西郊土門一帶搬遷過去的,父親在新址上班不久,就調出了。據父親說,那時周邊都為田地,實在荒涼得很。不想,五十年左右,這裡卻高樓林立,人滿為患了。
西安南郊多墳場之地,有名的漢宣帝劉詢杜陵就在鴻固原上,後來發現的陪葬坑墓數量亦為數不少。近些年經濟發展,圈地建樓,發掘的古墓葬就更多了。南郊多高校,世紀初在政法大學新校區發現了漢張湯墓,郵電學院在茅坡征地一千畝,建設過程中這一區域發現戰國、秦、漢、唐代古墓六百多座,因而師生中就有流行的一句話說,「在西安,校園裡沒個千年古墓都不好意思叫大學!上學和上墳一樣!」古墓可謂星羅棋布。當然,在關中還有一句民諺說,「死娃抬出南門」,意思就是「沒救了」,大致也是源於南門之外,至少在民國以前是如此,亂墳崗較多。城內尋常人家死了人,多是出了南門尋得一點空地,草草掩埋而已。
何正璜《西北考察日記》一月二十二日有記,「在一名吳家墳之小鎮中午餐,以面及餅為食。人飽驢足,又行上道,因所行向西,夕陽照衣甚為溫暖。」所記亦不見「長延堡」三字,而是「吳家墳」,可見真是俗得融進了血液里。他們一行,是向木塔寺方向走了。 [1]
作者簡介
理洵,字安父,別署新雨堂,書評人,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