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法行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合法行為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合法行為,就是指人們的符合法律要求的行為。合法行為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去理解。

廣義的合法行為即法治意義上的合法行為,指不為法律所禁止的一切行為。實際上就是法律寬容的、不加追究的行為。常言道,「凡法律不禁止即為允許」,「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上升為一項法治原則,在刑法中就是「罪刑法定」。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不是違法行為,就是合法行為。廣義的合法行為包括狹義的合法行為和非法律行為(中性行為)。從法治角度劃分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其意義在於: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主、自由,防止專制,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對於政府權力而言,法治原則就意味着「凡法律沒有允許即為禁止」。

狹義的合法行為即法律調整意義上的合法行為,指主體在自己意志支配下實施的,符合法律規範的,對社會有益或至少無害,從而受法律保護的行為。法理學中所稱的合法行為一般是指狹義的合法行為。

合法行為的特徵

合法行為具有下列特徵:

(1)從法律評價角度看,它是法律上有意義的行為,即處於法律調整範圍內的行為。這使它與非法律行為相區別。

(2)從行為的法律性質看,它是合乎法律規範要求的行為,表現為對規範中指引的行為模式的遵守。

(3)從行為後果看,它通常產生滿足社會需求的結果,因而是有益於社會或至少是無害於社會的行為。

(4)從國家意志的角度看,它是國家所要求、希望或允許的行為,法律設有相對應的義務以保障它的實現。

(5)從法律後果看,它引起肯定性法律後果,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行為。上述第二至第五個特徵,使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相區別。

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的比較

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是兩個相對的概念,違法行為又稱「無效行為」,是不合法行為的一種。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與客觀上不合法行為不同之處在於,行為人在實施該行為時主觀上有過錯,從而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係受到侵犯。違法就是指違反現行法律,給社會造成某種危害的、有過錯的行為。違法行為按照情節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按照其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和違憲行為。 術語解釋 法律行為,是法律事實的一種。能引起法律關係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人的活動(行為)。

中性行為是一個法學術語,指介於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之間的行為,它雖沒有得到法律的允許又沒有受到法律的禁止,即處於現行法律的調整範圍之外的「法律真空」或「法律漏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