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鬣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鬣羚(學名:Naemorhedus swinhoei):體長100-120厘米,尾長10-12厘米,肩高60-72厘米,體重50-60千克。台灣鬣羚的形態與鬣羚十分相似,只是體形略小,頸部和背部的鬣毛較短。體色以黑灰色為主,下頜為淡黃色,有黃褐色的喉斑,腹面的顏色較淺,四肢的顏色卻較深而黑,體毛粗糙,但顯得非常密實。雄雌均有角,長於頭的前部。角短而尖,直接向後伸出。吻鼻部裸露,眶下腺明顯,耳朵狹長,四肢強健,尾巴較短。
因為蹄的構造特殊,它可以輕鬆行走在裸露的岩石崩塌處和險峻陡峭的山區。從200米的低海拔地區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區,都有分布。是台灣特有動物,也是台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摺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台灣鬣羚 台灣鬣羚 台灣鬣羚頸部和背部的鬣毛較短。體長為100~120厘米,尾長10~12厘米,肩高60~72厘米,體重50~60千克。體色素雅,以黑灰色為主,下頜為淡黃色,有黃褐色的喉斑,腹面的顏色較淺,四肢的顏色卻較深而黑,體毛粗糙,但顯得非常密實,給人一種鮮明的立體感。雌雄皆有一對圓椎狀洞角,生於頭的前部,頂端尖銳、略向後曲,終生不脫落。吻鼻部裸露,眶下腺明顯。耳朵狹長。四肢強健。尾巴較短。
齒式(上顎) 0.0.3.3
齒式(下顎) 3.1.3.3
摺疊編輯本段棲息環境 台灣鬣羚主要生活於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密林、懸崖峭壁、草原或者平原地帶。
摺疊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台灣鬣羚 台灣鬣羚 經常單獨出沒或2~3隻在一起活動。主要在早晨和黃昏出來覓食,喜食青草、種子和菌類等。也會舔食山壁岩縫間析出的結晶礦物。
特別喜歡佇立在視野良好的懸崖之巔,向四處瞭望。它善於奔跑和跳躍,非常靈活,跳躍的高度可達60多厘米,奔跑的時速為80公里,能在碎石崖坡上用粗短的後腿用力一蹬,便可前後腳同時離地,凌空飛躍起來,然後前蹄輕巧而穩當地落在地上。這是因為它不僅具有良好的視力與平衡感,而且擁有擅長在峻岩峭壁行走的副蹄,在攀岩時可以利用副蹄緊緊地抓住地面,以堅硬的主蹄支撐着體重,蹄緣柔軟富有彈性的角質層又能增加附着力,所以從來不會因失足而從懸崖峭壁上掉入萬丈深淵。性情比較剛烈,遭到襲擊後常與對方搏鬥。
具領域性,會以其眼前之眶下腺所分泌之腺體塗抹於樹枝或凸出的石塊上作為標記。[1]
摺疊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台灣鬣羚僅產於中國的台灣省。從200米的低海拔地區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區都有分布。
摺疊編輯本段繁殖方式 台灣鬣羚在9~10月發情交配,發情周期為20天左右,每次持續時間為2~4天。這時雄獸食慾減退,鳴叫,頻頻排尿追逐雌獸,並且常用前腳觸摸雌獸的後腿。達到高潮時,雌獸主動叉開後腿,稍微下蹲,雄獸則舉起前肢,一躍而上,交配時間為20~40秒,有1~2次衝動動作。雌獸的妊娠期為7~8個月,次年5~6月生產,每胎產1仔。哺乳期為2~3個月,2~3歲性成熟。壽命大約為15年。
摺疊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20世紀中葉以來,台灣島上人口數量猛增,生態壓力加大,台灣鬣羚種群數量下降明顯,以至於走上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一度被評估為「瀕危」。隨着禁獵和物種保育工作的進行,台灣鬣羚的數量已經得到相當的恢復。[2]
摺疊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台灣鬣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1989年1月14日林業部、農業部發布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2008年的IUCN紅色名錄中,它已經被重新評估為「無危」。
由於棲息地遭開發與捕獵,族群受到嚴重威脅,台灣於1972年起已全面禁獵,並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將台灣長鬃山羊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現為華盛頓公約(CITES)二級保育類動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