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叫,讀作jiào,漢字一級字 ,最早見於金文。 《說文解字》:叫,嘑也。從口,丩聲。本義是動詞,有強令、口頭威脅、宣戰的意思;後引申出呼喚、呼求、呼招等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叫

拼音; jiào

五筆(86) KNHH

五筆(98); KNHH

部首; 口

筆順; 25152

鄭碼; JZI

倉頡; RVL

統一; U+53EB

四角; 62000

結構; 左右結構

平水韻; 十八嘯

字級; 一級字

字源演變

叫,形聲字。從口,丩聲。丩,既是聲旁也是形旁,即"糾"的本字,表示勒索。叫,篆文(圖A)=圖B(口,喊)+圖C(丩,即"糾",勒索),造字本義:動詞,強令,口頭威脅,宣戰。隸書(圖D)將篆文字形中的(圖C)寫成(圖E)。"叫"是口頭威脅、強令;"喚"是通過對方呼叫第三方。 《說文》:"叫,嘑也。"嘑同呼。《詩·小雅·北山》:"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有的人從不知民間疾苦,有的人憂慮國事非常勞累)毛傳:"叫,呼。"叫戰、叫囂、叫噪等均用本義。引申指招喚、招呼義,由招呼、招喚義引申出叫作、當作義,進一步引申出使、令義。由呼喊亦可引申指鳴叫,如雞叫。一些方言中用"叫"指稱雄性畜禽,如叫驢、叫雞等,此義由鳴叫義引申而來,像驢、雞等一般都是公的鳴叫,母的很少鳴叫。現代漢語或稱人喊、嚷為"叫",但多含貶義。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嘑也。從口丩聲。古吊切。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吉吊切。《集韻》《韻會》古吊切。並音訆。《說文》:嘑也。《詩·小雅》:或不知叫號。《釋文》:叫,本又作嘂。

又叫叫,遠聲也。揚雄《解難》:大語叫叫。

又叫奡,高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

又色叫。《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館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為色叫,本此。

又《集韻》《韻會》並古幼切,音救。《集韻》:聲也。《莊子·齊物論》叫者,譹者。郭象讀。《前漢·昌邑王傳》:遂叫然號曰。《玉篇》同噭。《集韻》:或作嘄඼。俗作呌,非。

說文解字注

(叫)嘑也。從口,丩聲。古吊切,古音在三部。按㗊部嘂、言部訆皆訓大嘑,與此音同義小異,疑"叫"字淺人所增。[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