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的冰箱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冰箱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古代的冰箱介紹古代冰銅箱的發現是因為一次考古挖掘,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一個青銅容器,它的出土讓大夥大吃一驚!經考證得知,這實際是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冰鑒,也就是古時用的冰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古代冰箱吧![1]

曾侯乙銅冰鑒高60多厘米,重170公斤,是一個二合一的組合器皿,分成里外雙層,外為青銅方鑒,內為盛放食品的尊缶,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原始「冰箱」。

鑒與缶之間有足夠大的空間用來裝冰塊,在缶內裝酒,蓋上蓋子冷藏一下,夏日就可以喝到冰鎮的美酒了。更牛的是,有些冰鑒上帶有氣孔,把冷氣釋放出來,又可以當空調用。

那個時期的冰鑒不僅節能環保,就連用到的冰也是取自大自然。據《禮記·月令》記載,周代時,每到隆冬時節,周天子便會派人到凍結的江河之上鑿取天然冰,儲存在冰窖之中。

在當時,冰要貯藏起來不容易,但古代的冰窖隔溫效果非常好,第二年藏冰還能繼續用。等到春暖花開,天子再命人開窖取冰,與牲畜一道用於祭祀,餘下的冰就用在冰鑒上。

為此,官府還設置了掌管藏冰之事的官職,稱作「凌人」。凌人夏天負責分發冰塊,秋天負責打掃冰窖,大概是最早在辦公室吹「空調」的上班族。

此後,這種原始「冰箱」長期存在於人們的生活當中。特別是在秦漢之後,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藏冰之風更盛。在唐宋以前,冰塊可是稀缺資源,有史料記載,「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這玩意兒竟然與金、玉等價。可見,那時的冰塊可不是普通老百姓用得起的。

據說當年曹操在南征北戰期間,曾大建冰窖,他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就修建了著名的冰井台。《水經注》記載,冰井台「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內數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曹操是出了名的愛喝酒,在酷熱的夏季來一壺冰酒實在快意,也許正是冰酒帶給他的這份清爽,讓他有了作詩的靈感,寫下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進入盛唐,冰塊消暑已不是達官貴人的專利,街面上出現了賣冰塊的商人。到了唐末,有人在生產火藥時,發現硝石在溶於水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熱,能使水降溫到結冰狀態。人們終於可以在酷熱享受冰爽的滋味。

到了宋代,冷飲店已是遍地開花。《東京夢華錄》記載:「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賣冰雪荔枝膏……」

這一時期的冷飲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情景,「雪泡梅花酒」、「涼水荔枝膏」、「冰調雪藕絲」、「冰鎮珍珠汁」。光聽這些名字就讓人垂涎三尺。

此後,冰鑒不斷有各種升級版出現,有木質的,也有陶瓷的,使用更加方便。

至清代,全城有冰窖18座,可儲存大量冰塊,每年臘八前到河中鑿取冰塊,至臘八下窖。現在,北京的雪池胡同還保留着唯一保存完好的冰窖——雪池冰窖,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隨着藏冰業高度發展,冰也得到了很大普及,甚至有人擺攤,沿街叫賣冷飲,《燕京歲時記》:「京師暑伏以後,則寒賤之子擔冰吆賣,曰『冰胡兒』。」是不是聽着很耳熟?現在可以腦補一下我們的童年時代了。

我國古人在沒有任何科技的情況下,居然能創造出各種適合當時的物件,有些甚至拿到今天也不算太過時,他們的智慧實在讓人嘆服![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