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金碑與還金亭(王散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卻金碑與還金亭》是中國當代作家王散木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卻金碑與還金亭
南方的初冬,夕陽融融,微風和煦,沒有一絲寒意。一座小橋聯結起運河的東西兩岸,一條略顯窄擠的街道與運河西路相交成丁字形。那街道就是東莞市莞城區運河西岸的光明路。夕陽被高高低低的新舊樓房遮擋着,整個一條街的光線都是暗暗的。只有街道兩邊的常青喬木的綠色樹冠,沐浴在夕陽的金輝里,與街面形成鮮明的反差。
光明路像一個被從兩頭強行拽伸的大大的「S」,我們穿行在熙來攘往的車流人流中,很快就來到與教場街、興隆街結合部位的一座六角亭子前。這就是倍受百姓稱道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卻金亭碑。兩塊鑲嵌在淺紅色牆面上的黑底陰楷碑銘,非常醒目。一塊大書「卻金亭碑」,一塊簡述碑亭的來歷。
「卻金亭碑」立於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歷經460多年的風雨滄桑,至今安然坐落在三條街巷交叉的街角處,兩株高大的榕樹,茂盛的枝葉遮擋着碑亭上的大部分藍天,似兩把綠色巨傘為碑亭遮風蔽雨。六角亭六根淺紅立柱堅實地承載着琉璃瓦亭頂,六面朱紅木欄嚴實地圍繞在石碑的周圍,更顯出碑與亭的莊嚴。碑高184厘米,寬102厘米,青石碑身和紅砂岩的底座顯得非常厚重。石碑打製得相當仔細,碑體的上部呈弧形,雕刻着細膩的雲海花紋,花紋間是古篆體的碑額,下面是楷體碑文,鐫刻精良,字跡至今仍清清楚楚。根據碑文的記載,當時廣東一帶有些地方對外通商秩序混亂,賄賂和亂罰問題嚴重,甚至還有對外商拉差、勞役的現象。兼管口岸的番禺縣尹李愷上任後,對外商「不封堵(「堵」實際應為「舟者」二字的合體),不抽盤,責令其自報數而驗之。無額取,嚴禁人役,勿得騷擾。」外商非常感激他,由暹羅商人奈治鴉看邀集外商,籌得一百兩白銀,送給李愷,李愷堅決不受。奈治鴉看無法將銀子退給外商,就到廣州找到李愷的上司巡按王十竹,請求將這筆錢建亭,以表彰李愷的清廉。得到批准後,奈治鴉看便在當時東莞最熱鬧、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演武場築亭、建坊、立碑、掛匾,名卻金亭,碑即名「卻金亭碑」。
這座470多年前由外國商人豎立的石碑,不僅記載了明朝時期東莞給外商創造良好投資、貿易環境的史實,也反映了當時東莞政通人和、民風淳樸的社會狀況,是東莞市一處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作為明代文物,「卻金亭碑」不僅被東莞市、廣東省先後列入市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又在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朝歷代,清官如鳳毛麟角,貪官則多如牛毛。每當出現執政者能清廉公正、勤政為民的,百姓便頌揚表彰,建亭立碑記事,樹為楷模,勸勉後人。這座卻金亭碑,就很好地起了表彰清官勸勉後人的作用。
無獨有偶。與莞城區光明路「卻金亭」隔運河遙遙相望的東城溫塘村也有一座亭,也是始建於明代、也與金錢有關、也有兩棵古樹蔭護——名曰「還金亭」。由「卻金亭」出發過運河橋東行,驅車僅10分鐘就到了。
亭子不大,抵達溫塘中路立交橋紅綠燈下,便看見亭子及其後兩棵枝繁葉茂的百年老龍眼樹。亭子靠路側牆上鑲有一碑刻《重修還金亭記》,洋洋灑灑300餘字,其中有一段引述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此亭時清光緒秀才袁掞英撰寫的銘文,曰:「族祖友信公嘗在此亭施茶,見座有囊金,知過客之遺也。守之,候其來取。不料日暮,客不至,因載歸。翌日,復載而出,如是經年。客乃重來,偶說舊事。公始詢悉端委,出囊還之。客謝以金,辭不受。事載邑志。茲重修此亭,敬取還金二字額之,因並載其事,所以示後人爾。」還有清代溫塘村人叫袁琿宇特為茶亭撰寫對聯:「邑乘志清芬,溯此地名賢,茶煮廉泉,三載遺金還故主;笠車堪小駐,憫當途熱客,重修舊址,百年嘉樹蔭勞人。」通過碑銘、對聯,不僅讓我等後人記住了該亭的來歷,袁公友信那高山仰止的懿德風範更像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天地之間。
莞城有塊卻金碑,溫塘有座還金亭,前者褒揚勤政清廉之事,後者歌頌拾金不昧美德,一碑一亭、一卻一還,都是頌揚中華民族的高尚美德。在構建風清氣正和諧社會的今天,其精神、其精髓猶為可嘉可貴。但願我們的各級公僕和普通大眾百姓,都能夠實地去看看,瞻緬先賢之高風亮節,感受古蹟之教化魅力,感悟人性之善美真諦。先賢名垂千古,美德弘揚永繼![1]
作者簡介
王散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