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人的素食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度人的素食觀
圖片來自搜狐網

印度人的素食觀,印度素食者的平均壽命明顯高於食肉者。這意味着古老的飲食習慣完全符合現代的長壽觀念

原文

在印度餐館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僅有健康上的考慮,還有着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經常說,;你就是你吃的東西,或者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在印度教的世界觀中,大千世界萬物萬形,其生命本質都一樣。若一個人有宰殺烹吃動物的行為,他在另一個世界裡有可能被這些動物吃掉。這一理論延續了三千年後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當代科學的滋潤下;枝繁葉茂起來。

素食者認為,當代生態學、環境保護學和自然科學都論證了;不殺生的合理性。其中有一種叫做;化學反應的觀點十分有趣。這一觀點相信所有動物都有情感。當它知道自己被殺時,會把氣憤、嫉妒、焦慮、懷疑以及對死亡的恐懼通過神經傳遍全身。人們吃了這些動物肉後,肉食在腸胃裡進行化學反應時會釋放出動物的這些情感,人在攝取營養的時候也會把這些複雜情感吸收進意識中,讓人變得多疑和恐懼。聽着素食者的虔誠講述時,我的心裡有一種感動。

我曾應邀去一位婆羅門家裡吃飯(註:在印度婆羅門最高貴,一直是統治階層,從古至今各類偉人層出不窮,如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著名運動員等等,不勝枚舉)。那飯菜極其簡單,有白米飯、果汁、果仁。蔬菜有黃瓜和青菜。在我的記憶里,吃齋念佛曾經是我外祖母那代人的信仰和實踐,看到眼前這一切,竟有了一種久違的親切。

這位婆羅門對我說,飲食與種姓高低關係密切,婆羅門的食物象徵着純潔、精神和靈活;這一制度已經嚴格執行了三千年;低種姓者主要吃肉食、熏醃肉食,此類食品象徵着慵懶、沉重和黑暗。我問,有那麼多好吃的肉食和海鮮不吃,是否會有一種遺憾?他不假思索地表示:食素不是犧牲,而是一種捨棄的快樂,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懂得捨棄。《薄伽梵歌》中的大神說,;如果人們懷着愛與虔誠向我奉上一片葉、一朵花、一顆果或一滴水,我都會接納。大神對於物質欲望如此恬淡。信眾還能要求什麼呢?簡樸生活和高尚思想一直是素食主義者追求的美德。

印度人習慣把新鮮蔬菜加工成糊狀,類似於嬰兒食品。無論什麼菜都要切碎,還要在鍋里熬爛。這種烹調方式肯定讓中國飲食專家難以認同。可是印度男女老幼靠這種菜糊糊也活了好幾千年,而且人口茁壯茂盛。熬爛的蔬菜失去了形狀,無法用瓷盤盛,只能盛入碗中。中國瓷盤在印度人的廚房裡很少見。他們喜歡使用不鏽鋼的容器,容量不大,但是比較深。

印度有兩億多素食者。大部分食素者長得虎背熊腰,讓人懷疑他們屬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類。但印度畢竟是一個真誠的社會,他們在信念上從來不;演戲。況且一個人食素就是在為自己的來世;積德,實在沒有必要欺騙自己。

印度人口調查表明,印度素食者的平均壽命明顯高於食肉者。這意味着古老的飲食習慣完全符合現代的長壽觀念。印度醫學專家指出,素菜類食物容易消化,提供更廣泛的營養,不會給身體帶來很多負擔。素食者較少感染各類疾病,身體免疫力更強一些。他們的行為更敏捷,皮膚更光潤,思想更有活力。在一個充滿貪嗔痴誘惑的社會裡,堅持一種信念本身就是對意志的考驗。素食也就成了一種境界。

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度教和穆斯林教兩大教對食肉都有嚴格的規定。根據印度教的思想,肉食品是骯髒、污濁的,吃肉會污染人的身體;而素食者潔淨高貴,深受神明的喜愛。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大多數印度教民眾秉承素食習慣,以至於印度11億人口的大國,其肉類年產量只有大約600萬噸,與中國一年約9000萬噸的水平相距甚遠。[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