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魏宣武帝元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孝文帝元宏次子,母高氏。太和七年(483年)閏四月,生於平城宮。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甲午,立為皇太子,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十二即位,在位16年。死於延昌四年(515年)春正月,終年33歲。廟號世宗,諡號宣武皇帝。

簡介

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元宏病死,元恪即位,是為北魏宣武帝。即位之後的元恪,首先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建新都洛陽。拒絕鮮卑族[2]遺老們雨返故里的建議,鞏固了孝文帝元宏[2]的改革。隨後,元恪趁南朝正處於齊末帝蕭寶卷的昏暴統治下,於公元500年開始南伐。戰事直到公元508年才告結束。此時,北魏已經占領了揚州、荊州、益州等地,北魏的國勢盛極一時。

元恪躊躇滿志,回身將精力放在治理國家的內政中。但此時北魏已經出現貪官污吏這些蛀蟲。顧命大元恪的叔父元禧昏庸無能,侵吞了大量田地和鹽鐵產業。另一輔政親王元詳,則大搞「官倒」生意。上行下效,加上元恪沒有及時嚴懲,使得朝廷上貪污腐敗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福兮?禍兮?——次子元恪的血淚帝王路

[1] 公元483年,拓跋宏的次子元恪出生,母親為後被追尊為文昭皇后高照容。按照北魏一朝之前均為長子繼位的傳統,元恪註定只可能成為一個「王」,帝王之位與他無緣。

不過,此時的元恪依然是幸福的。就僅僅因為比大哥元恂晚生幾個月,元恪躲過了北魏的「子貴母死」的制度,才能夠在親生母親高照容陪伴下,度過了一個幸福、完整的童年。

元恪的母親高照容崇佛,龍門石窟留下一副《文昭皇后禮佛圖》的浮雕,據說就是對高照容禮佛的記錄。而且,身為次子,元恪恐怕也沒有存過多爭權奪利的心思,這一切對元恪的性格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魏書》記載元恪幼年就有寬闊的胸懷,生性節儉樸素,喜怒不形於色;而且元恪在外表上更是風度翩翩、容貌俊美。這一切被父親拓跋宏看在眼裡,非常欣賞。然而,元恪幸福平靜的生活在公元497年被徹底打破了。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張旗鼓的啟動了北魏的全面漢化。在拓跋宏的力主之下,雖然朝堂之上的思路是統一的,但在朝堂之下反對全面漢化的舊貴族勢力也是暗流涌動。非常不幸的是,反對漢化的太子元恂成為了那隻「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