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漢語詞語,讀音zhì zhǐ,意思是強迫使停止,不允許繼續(行動)。[1]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理》:「凡人心有所思,則耳且不能聽,是故並思俱說,競相制止。」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下:「衙時有一道士,策杖躡屨,直入戟門,門人以廉使奉道,不敢制止。」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五章:「不管老漢怎樣制止,老大娘還是抽抽噎噎向 周大勇 訴說他們的不幸和痛苦。」
強迫使停止;不允許繼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