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堌鎮曹樓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冉堌鎮曹樓村位於定陶城東11公里處,南距定(陶)碭(山)公路1.2公里。全村現有耕地50公頃,人口350人。[1]
中文名:曹樓村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人口數量:350人
耕 地:50公頃
地理環境
冉堌鎮曹樓村位於定陶城東11公里處,南距定(陶)碭(山)公路1.2公里。全村現有耕地50公頃,人口350人。
歷史沿革
該村建於明初。據《曹氏族譜》和墓碑記載,曹氏先祖曹升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六月初一,隨父世才由山西潞安府潞安城遷陶,定居於折桂集東北。因曹氏族人在村中蓋樓一座,故稱曹樓。清朝時屬苗固社折北村。民國初,屬南方折北村。1937年屬曉里區折北鄉。後屬定陶三區。1947年後先後屬冉堌區、第六區、冉堌公社、王雙樓公社、王雙樓鄉、冉堌鎮。
該村是明朝著名大臣和抗倭將領曹邦輔的故里,現村北有曹尚書(曹邦輔)陵。陵墓高3米,周長8米,為大型磚宅墓,墳前有石獸、石人、石馬、石闕、石柱、墓碑等,但破壞嚴重。
歷史人物
曹邦輔(1502~1575),字子忠,號東村,定陶縣冉堌鎮曹樓村人,明朝著名大臣和抗倭將領。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進士,先後任過元城、南和知縣,雲南道御史、陝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侍郎、南京戶部尚書等職。
曹邦輔體恤民間疾苦,敢於抨擊權貴,秉公執法。在元城任知縣期間,「歲減里甲,輕徭薄賦」,又放千金賑濟貧困百姓,使百姓度過了難關。在雲南道御史任上,邦輔彈擊官邪,豪強畏服。在巡視河東鹽政時,邦輔核查鹽丁私人通商,革除占窩營私舞弊,創立經營機制,於是河東鹽業大興,每年的捐稅收入倍於常年。在陝西巡按任上,邦輔考核吏治,對宗室殺人反誣治於人者極為憤慨。邦輔秉公執法,不畏權貴,核實案情,平冤昭雪,使受誣者多已辨明,制止了邪惡,伸張了正義,百姓呼為真御史。
曹邦輔善領兵,諳兵法。隆慶元年(1567年),邦輔為左副都御史,協理院事,進兵部侍郎後,理戒政。未幾,轉左侍郎兼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京師京營士兵驕豢已久,邦輔在治理宿弊的同時,「又疏城外紮營之失,守城八戰之法」,士兵無不佩服。邦輔一生著有《軍機事宜》《性說》《樽俎對談》《說物寓武》《防秋小議》等書。大學士趙貞吉誇讚邦輔說:「天下謂一人知兵,蓋謂邦輔也。」曹邦輔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按應天時,適值倭寇登陸搶掠擾亂。倭寇聚柘林,犯南京,破漂水,抵宜興,進據陶宅,百姓深受其害。邦輔親披甲冑督軍擊剿,令副使王崇古圍困倭寇。倭寇大敗,退入太湖。邦輔麾軍抵進,追至蘇州滸墅關,一日七戰七捷,斬獲390餘人,生擒74人。邦輔身不解甲,又督軍餉,帶水兵防禦東溝。值副將何卿師潰,邦輔率師增援,命人以神槍火炮搗毀敵船,前後俘斬600餘人。侍郎趙文華聞倭寇被圍,日夜兼程,欲搶奪邦輔功勞,行至楊家橋,寇已盡殲。邦輔捷書先奏。趙文華因邀功不成而懷恨在心,反誣奏邦輔「避難擊易」,虛報軍情。總督楊宜亦奏邦輔「故諱節制」。他們均以私怨誣邦輔三戰三敗。世宗不察虛實,不辨是非,遂下詔逮系邦輔謫朔州。時論憤惋不平,吳人立生祠祭祀,深表敬意。他從政廉潔,居官40年,家無餘資。
經濟
定陶縣御思香酒廠生產的御思香系列白酒,名稱來源於曹邦輔。據歷史記載,曹邦輔抗倭大勝,班師回朝,以家鄉美酒進獻朝廷。嘉靖皇帝飲後連稱好酒,說飲此酒,朕長思不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縣酒廠挖掘歷史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起來,以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以小麥大曲為發酵劑,採取香泥培窖,低溫入池,清蒸棄糟,量質摘酒,分期儲存,陳釀酯化,合理勾兌而成,命名為御思香白酒,具有清澈透明,酒體豐滿,窖香濃郁,綿甜甘冽,回味悠長等特點。御思香系列白酒1987年~1990年連續4年保持省優,1988年~1990年連續3年榮獲「山東省十佳白酒」稱號,同年被全國首屆城運會定為專用白酒。55°和39°御思香白酒在全國優質保健產品評比中獲「金鶴杯」獎,在首屆食品博覽會上獲2項金獎。
視頻
安徽淮北濉溪縣曹樓村,有棵1700多年的古銀杏樹,屬東漢時期所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