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至 李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八至是一首六言詩,此詩首字「至」字在詩中反覆出現八次,故題名「八至」。從內容上說,全詩四句,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具有顯著的辯證特徵,富有哲理意味。從結構上說,詩人設置了層雲疊嶂,前三句只是個過場,主要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原文
李冶〔唐代〕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譯文
最近的和最遠的是東與西,最深的和最淺的是清溪。
最高和最明亮的是日月,最親近和最疏遠的是夫妻。
賞析
此詩首字「至」字在詩中反覆出現八次,故題名「八至」。從內容上說,全詩四句,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辯證法,富有哲理意味。從結構上說,作者設置了層雲疊嶂,前三句只是個過場,主要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首句「至近至遠東西」,寫的是一個淺顯而至真的道理。東、西是兩個相對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極,任何地點都具有這兩個方向。兩個物體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東西區別。所以「東西」說近就近,可以間隔為零,「至近」之謂也。如果東西向的兩個物體方向相反,甚至無窮遠,仍不外乎一東一西,可見「東西」說遠也遠,乃至「至遠」。這「至近至遠」統一於「東西」,是常識,卻具有深刻的辯證法。
「至深至淺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一目了然能看到水底,「淺」是實情,是其所以為溪的特徵之一。然而,它又有「深」的假象,特別是水流緩慢近於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雲鳥、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測淺深,因此也可以說是深的。如果說前一句講的是事物的遠近相對性道理,這一句所說的就是現象與本質的矛盾統一,屬於辯證法的不同範疇。同時這一句在道理上更容易使人聯想到世態人情。總此兩句對全詩結穴的末句都具有興的意味。
「至高至明日月」,因為旁觀者清,站得高望得自然就遠看得自然明朗。日月高不可測;遙不可及,這個道理很淺顯。這第三句,也許是最膚淺的。「高」是取決於天體與地球的相對距離,而太陽與月亮本不一樣。「明」指天體發光的強度,月亮借太陽的光,二者更不一樣。但是日月同光是人們的感覺,日月並舉是向有的慣例,以此入詩,也無可挑剔。這個隨口吟出的句子,在全詩的結構上還有其妙處。警句太多容易使讀者因理解而費勁,不見得就好。而警句之間穿插一個平凡的句子,恰有鬆弛心力,以便再度使之集中的調節功能,能為全詩生色。詩人作此句,應當是意在引出下句。
前三句雖屬三個範疇,而它們偏於物理的辯證法,唯有末句專指人情言之,是全詩結穴所在——「至親至疏夫妻」。因為夫妻是沒有血緣的親人,在一起就是一個人,分開則形同陌路,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有之。當代某些學者試圖以人的空間需求來劃分親疏關係。而「夫妻關係」是屬於「密切空間」的,特別是談情說愛之際。從肉體和利益關係看,夫妻是世界上相互距離最近的,因此的確是「至親」莫若夫妻。然而世間的事情往往是複雜的,伉儷情深固然有之,貌合神離而同床異夢者也大有人在。夫妻間也有隱私,也有衝突,也有反目成仇的案例,正所謂「愛有多深,恨有多深」,不相愛的夫妻的心理距離又是最難以彌合的,因此為「至疏」。在封建社會中由於夫為妻綱,男女不平等的地位造成了夫妻不和諧的關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了沒有愛情的婚姻,而女子的命運往往悲苦。這些都是所謂「至疏」的社會根源。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妙在饒有哲理和興義,則末句之妙,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這首詩和一般講究起承轉合的詩不同,這詩語言淡致,和唐代詩僧王梵志的詩一樣平白如話,但平中見奇絕。
詩的前三句是個過場,其存在是為了襯托最後一句。層雲疊嶂,前三句過後,才顯出最後一句峰巒。「至親至疏夫妻」這話滿是飽經人事的感覺,比一般的情詩情詞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愛中的至理名言。夫妻間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不共戴天,這當中愛恨微妙,感慨良多。 或許正是看透了這些,李冶才寧願放縱情懷。因此,即使隔了千年,也依然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創作背景
此詩充滿人生感悟,當為李冶(李季蘭)成年之後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冶成年以後成為女道士,與男士們有些交往。據說後來戀上一個僧人,有感而作此詩。
簡析
《八至》是一首六言詩,此詩首字「至」字在詩中反覆出現八次,故題名「八至」。從內容上說,全詩四句,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具有顯著的辯證特徵,富有哲理意味。從結構上說,詩人設置了層雲疊嶂,前三句只是個過場,主要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全詩由遠近東西至深淺清溪,再至高明日月,又至親疏夫妻,訴盡人生無奈頹靡之態。雖篇幅極短,卻是一程生命由盛及衰的花開花落,道破人生的真相。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