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偷懶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沒有積極努力地去做,也許你有時候就想我能躲就躲,反正也不要表現得那麼積極,你偷懶了,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
原文
在《閱微草堂筆記》裡面,清朝的紀曉嵐記載了一個公案。他認識的一個人,給他講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書生文才很好,但屢次考試升遷等等都落地,也沒有提拔他去做官。後來他當一位教書先生,開私塾,收人家學費來教這些孩子們。
有一次他生了病,好像迷迷糊糊地來到了一個衙門的跟前。他一覺醒,想這可能是陰曹地府。進去以後,判官就告訴他說:;你就要死了。這個書生不服氣,說:;我一生沒有做什麼大的過失,為什麼我這麼年輕就要死掉呢?
那判官就說:;是,你沒有做壞事,但是你辦私塾、收學費、教學生,卻沒有盡心盡職地來教。雖然你的壽命還在,但是你折了自己的福報,你的食祿沒有了。這個意思就是說,壽命沒盡,但是在這個世間沒吃的了,沒吃的那不也得餓死嗎?聽了這個話,他無言。確實,他教書只是說收了學費應付於教書而已,並沒有真正地盡到為人之師的責任。
因為老師在世間,即使當國王,類似於當現在的國家元首等等,也都是離不開老師的,所以歷來尊師重道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尊重老師,就是因為世間的老師能夠給予學生知識,解惑授業等等,那出家的老師要負責人家的法身慧命,因此沒有盡到老師的責任會損自己的福報。那以此類推,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沒有積極努力地去做,也許你有時候就想我能躲就躲,反正也不要表現得那麼積極,你偷懶了,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
通過這個公案是讓我們明白,人生在世為什麼福是壽之依呀?就是你的壽命要依於福報的。一種壽命盡了,這個人要死;一種這個人福報盡了,他要死。因此明白了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能積極地來聽佛的教導,能好好地和人們廣結善緣,真心實意地打自內心裡來為我們身邊的人,來為眾生着想,從心的深處思惟,天天能夠來修正自己不好的行為,不好的語言,不好的心念,這都是來培養我們的道德,增進我們福報的。
話還回到那位書生那裡。既然判官已經告訴他,因為不作為,沒有盡到自己為師的責任福報沒了,那他醒過來回想一下剛才的情景,就通知六親眷屬,一些認識的人來到他的跟前。他把這件事情告訴大家說:;以我為戒,希望大家都能夠遵守職責,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事!說完他就咽氣了。[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