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 做輓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做輓聯》中國當代作家陳瑤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做輓聯

我生於上一個辛未年,按「男算進,女算滿」的慣例,已經六十六歲了。六十歲以前,很少考慮死的事情。有如高中一年級的學生想到高考,總還可以安慰自己說,我還早哩。近幾年,訃告裡慢慢出現了同輩的人,於是開始對死有了親近感。死者即使是父兄輩,亦不禁產生一種「吾與爾猶彼也」的悲哀,想以文字表示悼念的心情也比過去更為迫切了。文章寫不出來,有時便湊幾十個字輓聯充數,雖然始終做不像樣,感情卻總是真實的,因為所哀者不僅僅是亡人,其實也包括了自己。

頭一回寫輓聯是為了魏澤穎君。他是解放前的農學士,我哥哥的老同學,對我也很好。這是個真正的老實人,一直兢兢業業在農業院校服務,不知怎的卻「含冤去世」了。大學裡為他補行追悼儀式時,其遺孀要我代做一副輓聯。他們夫婦都是老地下黨,是在抗日救亡運動中合唱《流亡三部曲》時相識,進而戀愛結婚的。我代擬的輓聯是:

生死兩茫茫,可憐謹慎一生,丹心白髮年年事;

悲歡何歷歷,永憶流亡三曲,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聯首句是東坡詞,下聯末句是義山詩,信手撏撦,可見我之腹儉,此為才學所限,沒有法子。不過委託人卻沒說什麼,我也算是捎帶去了對老魏的一點哀思

接着是挽杜邁之先生。杜老先生是西南聯大時期加入民盟的老盟員,曾在昆明辦《民主周刊》,在長沙辦《民主報》。一九五七年春,民盟湖南組織曾考慮恢復《民主報》,妻是《民主報》的舊人,有意歸隊。我當時頭腦簡單,以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真的會允許辦非黨報紙,也想跟着她一道去,結果成了「同人報右派集團」一分子,而杜先生亦未能倖免。杜的靈堂設在省政協,我送去一副輓聯:

遺愛在人間,民主周刊民主報;

道山歸嶽麓,屈原祠廟屈原魂。

我以為杜先生一生活動,不離追求民主,這和屈原惓惓於君國一樣,麻煩是自找的,但其志可哀,其情可憫。所謂「道山歸嶽麓」,是以嶽麓代表整個長沙。嶽麓山下本有座屈賈祠,即原湖南大學一舍舊址。

接着是挽「糊塗博士」熊伯鵬。解放前長沙《晚晚報》上,幾乎每天都有《糊塗博士彈詞》的專欄,記得有一篇題為《春去也》,另一篇題為《別了秦淮》,把南京國民黨政府土崩瓦解水流花謝的情形,刻畫得淋漓盡致。當時我是個中學生,只和編「學生版」的梁中夫有些接觸,不知「糊塗博士」為誰。長沙解放後,我成了新聞工作者,因為妻的關係,慢慢認識了嚴怪愚、康德、藍肇祺等老報人,雖然他們這時已是「民主人士」,不算同行了。此時才聽說,寫《糊塗博士彈詞》的熊伯鵬真的糊塗,居然棄文經商,不參加革命。很快,他便在「五反」運動中成了長沙「八大奸商」之一,被判了不短的徒刑,別了湘江,真的是春去也。一眨眼過了三十年,我們夫婦「改正」之後,去看也「改正」了的藍肇祺,在藍家才見到這位久已知名的「糊塗博士」。據藍說,博士從前愛喝酒,常豪飲,勞改多年,無酒可喝,如今既老且病,已經不能喝了。

[1]

作者簡介

陳瑤,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