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特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傳遞特性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傳遞特性(transfer characteristic)是指對某一器件或電路,表示其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關係的圖形。
光纖的傳遞特性與中繼距離和通信容量息息相關,包括損耗和色散兩大傳遞特性、單模光纖的雙折射和偏振特性以及光纖的非線性特性。
光波在光纖的傳輸過程中,隨着距離的增加光功率逐漸降低。光纖對光波產生的衰減效應稱為光纖的損耗。在給定發射功率和接收機靈敏度的情況下,光纖的損耗決定了光發射機到接收機之間最大的距離。
傳遞特性的原理
信源編碼的功能是把模擬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即完成模數變換的任務。如果信源已經是數字信號,可省去信源編碼部分。
傳輸過程中由於信道中存在噪聲干擾,使得傳輸的數字信號產生差錯——誤碼。為了在接收端能自動進行檢錯或糾正差錯,在信源編碼後的信息碼元中,按一定的規律,附加一些監督碼元,形成新的數字信號。接收端可按數字信號的規律來檢查接收信號是否有差錯或糾正錯碼。這種自動檢錯和糾錯功能是由信道編碼來完成的。
信道是指傳輸信號的通道。根據傳輸媒介可分為有線信道與無線信道。其中除明線或電纜可以直接傳輸數字基帶信號外,其它的各種信道媒介都工作在較高的頻段上,因此需將數字基帶信號經過調製,將基帶數字信號的頻帶搬移到適合於信道傳輸的頻帶上。將數字基帶信號直接送到信道傳輸的方式稱為基帶傳輸;將數字基帶信號經過調製後送到信道的傳輸方式稱為頻帶傳輸。
接收端的解調、信道編碼、信源解碼等幾個方框的功能與發送端幾個對應的方框正好相反,是一一對應的反變換關係。信源解碼後的電信號,由受信者接收,通常稱之為信宿。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