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信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企業年金信託,是指以信託之方式管理企業年金的制度。具體的說就是,委託人(開展了企業年金的企業或者企業年金基金)將計提的企業年金基金作為信託財產設立信託,把企業年金基金轉移給受託人,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對年金基金進行管理和處分,從而實現年金的保值、增值,並在企業員工符合規定條件時對其發放年金的一種信託。
探究信託公司參與企業年金管理的市場前景、展業思路和能力訴求
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而建立多層次、高質量、可持續的養老保險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中之重。在現有養老保險體系下,企業年金作為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發展潛力巨大。廣義上的企業年金信託就是運用信託的方式管理企業年金,具體而言是指受託信託公司按委託人的意願,為受益人的利益對受託年金資金進行管理、運營、處分的一種信託。目前,信託正在加快轉型發展,而企業年金信託無疑既符合行業回歸本源導向,又具備長期深耕價值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企業年金信託的市場究竟有多大?信託公司怎麼切入?怎樣才能幹得好?本期信析,將探究信託公司參與企業年金管理的市場前景、展業思路和能力訴求。
市場大 增長快——專業金融服務需求迫切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企業年金面臨迫切發展需求,相關專業化金融服務需求也日益提升。2020年10月,民政部指出,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我國當前以「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占絕對主導地位的養老保險體系面臨着極大壓力,需加快「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發展。企業年金作為「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基本保持着20%左右增長率,截止2020年末達到2.25萬億元。但其覆蓋的範圍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着較大差距,未來仍有廣闊的空間。
在企業年金基金管理市場上,信託公司仍有拓展空間。2020年末,我國共有企業年金基金法人受託人13個,賬戶管理人18個,投資管理人22個。目前2家信託公司擁有受託人資質,1家擁有賬戶管理人資質。隨着未來企業年金累計金額持續增長,相關專業化金融服務需求日益提升,管理機構的資質數量或將不斷增加,信託公司需提前做好相關準備,積極參與到年金基金管理運營中。
=逐步參與企業年金價值鏈
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規定,同一企業年金計劃中,法人受託機構具備賬戶管理或者投資管理業務資格的,可兼任賬戶管理人或者投資管理人。目前市場中,已有6家機構同時獲得受託人、賬管人和投管人資格。信託公司基於制度稟賦,應以能力培養為牽引,由點及面,逐步探索參與企業年金管理價值鏈。[1]
受託管理專業化服務。受託人是企業年金的大管家,職責主要包括管理人選擇、監督和更換、資產配置、年金運營、信息披露等。信託公司擔任受託人,可重點關注五個方面:
一是建立篩選、監督、評估管理人的流程、標準、制度和工具。
二是研發適合企業年金基金的戰略資產配置框架,將資產配置打造為受託人的核心能力。
三是積極開展受託直投,優化年金資產配置、平滑計劃業績波動,同時更好地培養主動投資能力。
四是建立強大的受託管理系統,支撐高效運營。
五是以年金為平台,加強與其他管理人溝通交流和深入合作,提升資產管理能力。「受託管理+賬戶管理」一體化服務。
企業年金在處理日常繳費、支付、成員調整、收益分配等業務過程中,受託人和賬戶管理人之間存在大量信息交互、數據校對工作。受託人和賬戶管理人由一家機構擔任,有利於提高運作效率,降低操作風險。特別是受託及賬管都需要基於強大的科技系統支撐,一體化模式可以將受託與賬戶管理系統實現整合,不僅有利於實現規模效應,還可以降低不同機構間系統對接可能產生的成本和差錯。
「受託管理+賬戶管理+投資管理」綜合化服務。投資管理人負責按照受託人制定的戰略資產配置方案,選擇具體的投資品種和構建投資組合,並進行投資操作。綜合化服務打通了受託服務—戰略資產配置—底層資產主動投資的資產管理全鏈條(法人受託機構兼任投資管理人時,應當建立風險控制制度,確保各項業務管理之間的獨立性)。信託公司短期內獲取投管人資質的難度較大,但隨着信託加快向標品投資業務轉型,綜合化必然是信託公司年金業務需重點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