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夫人」到「先生」(殷天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從「夫人」到「先生」是中國當代作家殷天堂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從「夫人」到「先生」
對於一對夫婦,除了先生夫人,還有的稱謂:dear(親愛的)、帥哥、美女、親親、官人」,「相公」,「娘子」,「郎君」,「外人」,「外子」,「內人」,「賤內」、「家內」,「相公」,「丈夫」,「愛人」「我男人」,「老婆」,「堂客」,「婆娘」,「老不死的」,「老太婆」,「寶貝」,「親愛的」,有些地方還稱「我婆娘」,「我男客」、「老媽子」等等。
人們不同場合談到夫婦關係時,「妻子「或稱作」夫人」或叫着「老婆」。夫人,是對已婚女子的尊稱。但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天子之婦為後,諸侯之妻為夫人,可見十分尊貴。漢朝以後,最高一級的諸侯之妻為夫人。王莽篡漢建新政後,將夫人作婦女封號,如王公顯貴的妻子,或母親稱為「誥命夫人」。唐朝稱國公及一品大臣妻子、母親為「國夫人」,二、三品大臣的妻、母為「郡夫人」。以後各朝代都將「夫人」稱號給朝中頂級的妻、母。辛亥革命後,誥命夫人隨之消亡,夫人之稱不只官宦之家,普通百姓亦彼此尊稱妻子為「夫人」。
「老婆」這個稱謂,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婦人,後來,「老婆」專指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老婆」與「老公」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愛長久」的願望。或說:「老婆」一詞的來源於唐朝時寒山《詩》三十六:「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昔日貧於我,今笑我無錢。」在當時「老婆」還只是指老婦女,到了北宋,駙馬爺王詵(王晉卿)有詩云:「老婆心急頻相勸,令嚴只得三日限。我耳已聰君不割,且喜兩家皆平善。」從這時候起,「老婆」才開始正式的指代自己的妻子,後來慢慢地沿用至今。 通常情況下,正規場合宜稱「夫人」,家中或非正規場合則稱呼「老婆」。
漢哀帝時,「太太」原為尊稱老一輩的王室夫人。到後來,漢室又稱皇太后為皇太太后。太太的稱謂,漢代在貴族婦女中逐漸推廣應用。明代時稱太太要具備這樣的條件:「凡士大夫妻,年來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屬,中丞以上的官職才配稱太太。清朝的人,則喜歡叫家庭主婦為太太,不過都以婢僕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太太的稱呼開始泛濫,從大帥到芝麻綠豆官,其眷屬都可相稱太太,官太太、經理太太、校長太太、教授太太,到處都是,不過無形中多少還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識階層之上。對外開放以來,隨着港澳台和外籍華裔、僑胞的歸鄉入俗,「太太」的稱謂同小姐、先生一樣又時髦起來,成為人們對朋友間已婚女子的敬稱,而且從廣泛性來說似乎已更少含有什麼官職的味道,變得更平民化了。太太對應的是先生。
「夫人」--源於《禮記·曲禮》:「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先秦時,諸侯的妻子、帝王的妃子均稱夫人。由於夫人之稱含有尊貴之意,故現泛用對已婚女性的專稱。太太先生用於稱呼有較高學識與地位的女性。女先生是指人們對女士的一種稱呼,根據時代的不同有不同的含義,近代和當代女先生均為對德高望重的婦女,有突出貢獻的婦女的尊稱。所以古代稱別人先生有向別人學習的意思,達者為先,師者之意。後延伸為對人最高級別的精英和貴族的一種尊稱。
當今,人們往往貶低妻子的社會地位,甚至是侮辱,非打即罵,亦或唾棄,實則是不尊重婦女的自由與解放及人生選擇。當一個人,把「老婆」從「夫人」到「先生」看待,他就不會作出「粗俗」「愚弄」和「拋棄」的姿態。有些男性,應當認清這一點,也不會「醉生夢死」「同床異夢」了。所以說,當代人尚不如古人覺醒,真正可愛的是女人,只有把女人當成尊卑,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漢子。對於極品和高貴的「夫人」和「先生」,就是感到與之發生性關係,也是一種褻瀆,一種犯罪,一種畏罪感。因此,你若尊重婦女,就要愛女人,那些想方設法拋棄自己「妻子」、「老婆」的行為,無疑是在拋棄自己的「母親」。
妻子和愛人是你的終身伴侶,當視為掌上明珠。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更不應該「拋棄」糟糠之妻。除了兄弟姐妹是你最親近的一家人外,那麼妻子依舊是你的終生伴侶,她是替你生兒育女的老婆。當你的她(他)遇到感情危機時,你應該千方百計的使她懸崖烈馬,力挽狂瀾,而不是順水推舟或落井下石。有人形容女人是「老虎」,感覺「老虎」還很可愛,那麼,「老虎」發威起來,也絕不比男人弱勢,她有的是陰謀和手段,也是個「惹事包」,非把你弄個「身敗名裂」不可。因為她看待親情,才原諒你、疼愛你。
我向來敬重女人,尤其是精英,有本事的女人,優加尊重。年輕的時候,我曾罵老婆是豬,可我扇自己嘴巴二十年,思過改錯。妻子最後忍不住說話了:「好了,別把嘴打歪了,讓我心疼啊。」從那時起,我才明白一個道理,老婆管你吃,管你住,還陪你睡覺,你哪來的氣憤和怨氣,嫌棄老婆呢。家屬院有個美女,與丈夫離婚了,我知道後,除非怨男人,我是排斥的,我對妻子說:「我害怕,有天我們有了風花雪月的醜聞,你別後悔啊。」打那以後,老婆跟她斷絕了關係。
我反對「紅顏知己」和「藍顏知己」,更反對「小三」和「婚外戀」,因為她往往使人陷入旋渦而不能自拔,除非妻離子散,悔之晚亦。1999年,我當製藥工廠供銷科長時,去青島出差,會議上遇到一個女人,亭亭玉立,可謂國色天香。我們一見鍾情,恨不能馬上讓她坐到腿上,抱在懷裡。但是,轉念一想,家中有美妻,正依門盼歸,那天晚上,女郎素裝簡約,約我飲酒,我推說有事,未能上床。還有一次,在南方某個城市,聆聽一位女領導講話,過後女領導逐個房間問候。我聞到半老徐娘身上的香味,立有好感,真想抱抱她,喊聲「娘」。那女人白白胖胖,美的流脂流油,真有大家風範。原來她是副省長。那天,有人叫她「夫人」,有人稱呼她「首長」,我則站立一旁,目瞪口呆。
從古至今,獨愛女人。不愛江山卻愛女人,不必指責,白菜蘿蔔各有所愛。女人,顧名思義,陪伴自己的內人。不難否認,有的女人就有母儀般的美人胎子。「呂布戲貂蟬」,赤裸裸的,那叫色。「昭君出塞」,為了民族大義,才叫美。色與美,一字之差,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孟母三遷」,才是暖心窩。有的人雖貌美,但心靈不美,像唐太宗的寵妃楊玉環,還有那個「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害的周幽王丟了江山,真是齷齪之極。像那些連江山都不保了皇親國戚,還擁有女人,豈有此理。
從「夫人」到「先生」,絕不是鬧着玩的。女人不是天生是「女人」,是變成「女人」的。女人不是天生的感性、陰柔、膽版小權。男人也不是天生的理性、剛陽、勇敢。在母系社會中這一切恰好相反。人類學家米德(M.Mead),在對三個原始部落的三種不同性別模式的進行研究後,在其著作《性別與性情》(1935)中第一次揭示性別的社會性:兩性差異不是生物的,而是社會的,是人性化的,正式提出人非生而為男女。在父系社會中,男性掌握了社會上的資源,女性屬於從屬的地位,為了通過男人獲取某種資源,女性不得不靠溫柔秀麗來吸引男人,從而達到她的目的。雖然現代內部法律給與女人平等的地位,「婦女能定半邊天」,但是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女人,不需要刀槍,不需要威脅,不需要恐嚇,只要大家以考文化上的「凝視」,一個健康的女人就會乖乖的去瘦身、去整容、去化妝。所以女人和男人除了生理上的區別之外,「老婆」、「妻子」、「夫人」和「先生」都是社會膜拜的天使,我們應該敬仰或崇拜之,使之花容月貌,古今為樂女者榮。[1]
作者簡介
殷天堂,筆名尹夫,祖籍河南信陽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