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通[ wǔ tòng ] 即五通神

唐 施肩吾 《逸句》:「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無。」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龍城無鬼邪之怪》:「 柳州 舊有鬼,名五通。」[1]

[]

基礎釋義

即五通神。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東齋,號棲真子。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舉進士,後被欽點為狀元,也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生於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 (今杭州市富陽區洞橋鎮,唐朝時屬分水管轄,後從分水縣劃出。民國時復屬分水。1961年,原富陽、新登兩縣行政區域和分水的賢德公社合併重置富陽縣)。是集詩人、道學家、台灣澎湖的第一位民間開拓者於一身的歷史傳奇人物。

早年讀書分水五雲山、龍門等地。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舉進士,知貢舉太常少卿李建試之《太羹不和賦》、《早春茂雪詩》,以第13人及第。然淡於名利,不待授官,即東歸。臨行,張籍等著名文士為之賦詩餞行,傳為韻事,既歸,心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縣)為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築室隱居,潛心修道煉丹。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亂,至澎湖列島定居,為大陸人開發澎湖之先驅。

北宋大中祥符時期,另有一位修道者施肩吾,字希聖,號華陽子。著作《西山群仙會真記》《鍾呂傳道集》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