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異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經異義 | |
---|---|
五經異義,東漢許慎撰。《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皆作十卷。宋代已佚,僅散見於《初學記》、《通典》、《北堂書鈔》、《太平御覽》等類書及群經註疏所引。漢承秦燔之餘,五經殘亡,經義多出口授,異義紛紜。"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後漢書·儒林傳》)
基本信息
書名 五經異義[1] 作者 許慎
類別 五經總義 [2]
卷數 10
《五經異義》分別敘述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不同內容。原書已佚。鄭玄著《駁五經異義》引述有《五經異義》原文。清·陳壽祺輯有《五經異義疏證》,皮錫瑞輯有《駁五經異義疏證》,可供參考。
五經異義
駁五經異義》·一卷、《補遺》·一卷(山西巡撫采進本)漢鄭玄所駁許慎《五經異義》之文也。考《後漢書·許慎傳》,稱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傳於世。《鄭玄傳》載玄所著百餘萬言,亦有《駁許慎五經異義》之名。
《隋書·經籍志》有《五經異義》十卷,後漢太尉祭酒許慎撰,而不及鄭玄之《駁議》。《舊唐書·經籍志》:「《五經異義》十卷,許慎撰,鄭玄駁」。《新唐書·藝文志》並同。蓋鄭氏所駁之文,即附見於許氏原本之內,非別為一書,故史志所載亦互有詳略。
至《宋史·藝文志》,遂無此書之名,則自唐以來失傳久矣。學者所見《異義》,僅出於《初學記》、《通典》、《太平御覽》諸書所引,而鄭氏《駁義》則自《三禮正義》而外,所存亦復寥寥。此本從諸書采綴而成,或題宋王應麟編,然無確據。
其間有單詞只句,《駁》存而《義》闕者,原本錯雜相參,頗失條理。今詳加釐正,以《義》、《駁》兩全者匯列於前。其僅存《駁》、《義》者,則附錄以備參考。又近時朱彝尊《經義考》內亦嘗旁引鄭《駁》數條,而長洲惠氏所輯則蒐羅益為廣備,往往多此本所未及。
今以二家所采,參互考證,除其復重,定著五十七條,別為《補遺》一卷,附之於後。其間有《異義》而鄭無駁者,則鄭與許同者也。兩漢經學,號為極盛,若許若鄭,尤皆一代通儒,大敵相當,輸攻墨守,非後來一知半解所可望其津涯。此編雖散佚之餘,十不存一,而引經據古,猶見典型。殘章斷簡,固遠勝後儒之累牘連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