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羅漢大鬧普陀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十六節 五百羅漢大鬧普陀山,糾察師這時膽子也大起來,提高嗓子大聲說道:「請大家發心吃飯,開了一個飯店,決不怕大肚子。你們昨天沒有吃飽的人,今天儘量的吃,不怕你有多大的肚皮,我們的飯菜,你們是沒有本領吃得完的!
原文
話說五百位大阿羅漢,離開了天台山,一齊來到南海普陀山住下,他們都是化成掛單的窮和尚,衣服不整,破爛不堪,窮相畢露。甚至還有變五體不全、瞎眼啞口的丑和尚。更有什麼十不全的瘋顛僧,奇奇怪怪的無所不有。他們的目的是來破壞觀世音菩薩齊整、莊嚴、清淨美觀的道場,倒他的架子。所以他們格外的裝出那窮樣子、壞形相來,看見香客就把破海青兜起來向香客要錢——化小緣,到處皆聽見他們的化緣聲:「阿彌陀佛結結緣。」香客見他們可憐的樣子,也還隨緣樂助,拿出銀子來分給他們。因此一直到現在,普陀山化小緣就成了風氣習慣,大香會期間,各地都有很多的出家人趕到普陀山來過香會期,化小緣。這種境界因為當時是羅漢在普陀山化小緣的,因此後人就也學起羅漢來化小緣,稱這境界名之曰「羅漢境界」。懂得佛法的施主們並且很恭敬這一班化小緣的乞士,恐怕這些人當中總有羅漢隱藏在裡邊,所以對他們不敢隨便輕慢,這就是普陀山和尚化緣的來由。
有錢的大齋主,來山進香,打千僧齋供養十方雲集來山的僧寶。五百羅漢來過堂應供,在未過堂吃飯以前,他們羅漢私下開了一個會議:今天我們去過堂,我們大家把羅漢肚子放下來大吃一頓,總要叫他齋堂的飯不夠吃,也教觀音菩薩失失面子,倒倒架子。我們也算報復他一下。因此他們五百個餓虎星下凡似的窮羅漢,念過「供養咒」後,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而特吃起來,三碗不夠,五碗不飽,七碗、八碗仍然不肯休。這一批生力軍打起衝鋒來,不要三、五分鐘,把齋堂的飯吃得一乾二淨。結果五百人吃了五千人的飯還是不肯罷休,弄得大眾不得下台,他們還是在齋堂鬧着要飯吃,同時還說出好多不堪入耳的話來:「什麼四海聞名的普陀山,連我們這幾個和尚來吃飯都不夠吃,還稱什麼大菩薩道場呢?不把飯給我們吃飽,我們不走!」他們七言八語的鬧成一堆,最後還是糾察師傅說好說歹請他們暫時出去:「今天已經臨時煮了好幾大鍋的飯拿來,還是不夠你們吃,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明天打齋一定給你們吃飽。」「好!明天飯再不夠我們吃,我們就老實不客氣的把你們的千僧大鍋打掉。」說罷恨恨而去。
觀世音菩薩沒有想到他們這一班搗蛋鬼來,以為是哪裡來的掛單的和尚,現在才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羅漢為欲報復前恨,有意鬧普陀山而來。他們來開玩笑,失了普陀的面子,鬧得全寺不安,大眾均在紛紛議論:「這些和尚不知哪裡來的,他們真是羅漢肚子,吃得這樣多,如果這樣吃下去,我們普陀山還要被他們吃窮呢!明天打齋,他們又要來吃,不知需要幾十石米給他們吃?不夠還要鬧,飯頭師現在辭職,不敢燒飯,怎麼辦?」這時忽然有一個和尚來說:「我願當飯頭,不怕他們有多少羅漢大肚皮來吃,我都教他們吃不了。」
第二天果然這班餓虎似的窮羅漢,又在齋堂里打起衝鋒來(軍人搶着吃飯曰打衝鋒,此語借用),可是他不知道菩薩已有了準備,這裡的飯菜源源而來,無有缺少,吃得他們「大腹便便」的不能再吃了,可是飯桶里的飯,仍然未曾見少。糾察師這時膽子也大起來,提高嗓子大聲說道:「請大家發心吃飯,開了一個飯店,決不怕大肚子。你們昨天沒有吃飽的人,今天儘量的吃,不怕你有多大的肚皮,我們的飯菜,你們是沒有本領吃得完的!」五百羅漢這時也知道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廣大,明知羅漢是鬥不過菩薩的,因此他們也就一聲不響的走了。他們走過以後,菩薩吩咐把山門關起來,不許他們再來取鬧。羅漢看見菩薩把山門關起來不准他們進來,就說:「好!我看你山門關到什麼時候,你哪一天山門開下來,我們就來要飯吃!」這就是前寺大門永久不開的來由,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濃厚神話趣味的故事。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一位飯頭師,是菩薩現身的,所以才能對付五百位羅漢,最後才能把羅漢送走。恐怕今後再有什麼羅漢們來開玩笑,因此就把菩薩燒的這一鍋飯,羅漢們吃不了的陳飯,留下來滲進第二次新飯中,不論臨時添多少人,都夠吃的,從無粥少僧多之慮。如此新新相陳,一直到千百年後的現在,還是如此。這就是前寺參陳飯的出發點。[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