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投地(漢語成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體投地[wǔ tǐ tóu dì]
五體投地,漢語成語,拼音是:wǔ tǐ tóu dì,指兩手、兩膝和頭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出自《大唐西域記·三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五體投地
- 漢語拼音:wǔ tǐ tóu dì
- 注 音: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
- 出 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
成語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1]
成語辨析
【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反義詞】嗤之以鼻
【歇後語】魯肅服孔明
【燈 謎】 臥倒
示 例
1.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六回:「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
2.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五回:「黃道台這番說話,說得袁伯珍~,欽佩莫名,從此就把回家的心思,拋在腦背後去了。」
五體投地造句
1、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終於讓孟獲五體投地,歸順了諸葛亮。
2、高僧一到,鬼立刻五體投地頂禮跪拜,高僧就問鬼說:
3、爺爺炒的菜特別可口,就像大師做的一樣,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4、他的愁苦惱恨,已經減少了許多,隨即五體投地的禮拜佛陀
五體投地成語接龍
- 哀天叫地: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極。
- 哀感天地: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為建業的根基。
- 阿鼻地獄: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 捱三頂五:形容人群擁擠,接連不斷。
- 拔地搖山:翻動大地,搖撼山嶽。形容聲勢極大。
- 拔十得五:想選拔十個,結果只選得五個。指選拔人才不容易。
- 飛蛾投火: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 不留餘地:不留一點空餘的地方。多形容言語、行動沒有留下可迴旋的餘地。
- 報李投桃: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