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人轉,亦稱東北二人轉,舊時稱為地蹦子、蹦蹦戲、秧歌、小落子、小秧歌、雙玩藝、過口、風柳、春歌、半班戲、雙條邊曲等,1952年定名為二人轉。是中國東北地區的走唱類曲藝、地方戲,是廣泛流傳於的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及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的戲曲形式。融合了東北秧歌、蓮花落、戲曲、東北民歌、笑話、雜耍等曲藝形式。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邊說邊唱,且歌且舞。
1986年趙本山被調到鐵嶺市民間藝術團,與潘長江在瀋陽一起演出的二人轉《大觀燈》300餘場,場場爆滿,轟動東三省。2002年,首倡「綠色二人轉」,並創立了以演出「綠色二人轉」為主的「劉老根大舞台」。
2008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趙本山當選為曲藝類東北二人轉國家級傳承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二人轉
外文名稱 小秧歌
流行地區 東北、內蒙古
代表人物
趙本山
表現形式 舞台表演
社會地位 民間文化瑰寶
表演形式
通常只有演員2人,1飾丑,1飾旦,以簡單的化裝,持簡單的道具如手帕、紙扇、竹板等,作對舞、穿花;另一種形式,是以劇中人的身份,作一些戲劇化的表演,演出方式十分簡單、活潑、生動。[1]
二人轉本身的表演形式通常演員為一男一女。在表演有多個角色出場的劇目時,兩人並不會扮演固定的角色,也不會固定男(女)角色由男(女)演員演唱,道具上也只會有手絹與扇子。比較知名的曲目有《馬前潑水》、《大西廂》等。
在不表演劇目的時候,一般男女演員的服裝則會以花俏、詼諧為主,例如男演員穿大紅褲子,花鞋。一般演員要攜帶一些東西作為道具。手絹在過去的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演員經常會使手絹不停旋轉,並輕輕一托使其騰空而起,熟練的表演者可以使拋出的手絹飛回手中。
「二人轉」在每年的燈節時,人們就拼湊組合起來,載歌載舞地演唱。初期時的演出是耍「黑棍子」,就是沒有音樂伴奏和化裝,只有兩人乾唱一個「老邊關調」,連唱帶扭很吃力,其後為了省力,逐漸改為「拉場戲」,由2人變成3人以上來表演。
「單出頭」通常由一人出演,在唱戲的時候,通常會由這一個人來演全部的角色,劇目通常是由二人轉的傳統劇目改編而來。
唱腔
二人轉在演唱方面吸收了河南、河北、山東各地的民間歌曲和說唱,同時又在東北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出「九腔十八調」,「九腔」即「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影腔」、「咳咳腔」、「十三咳腔」、「迷子腔」、「二窩子腔」及「佛腔」;而「十八調」即「下盤棋」、「媽媽糊塗」、「茉莉花」、「小放牛」、「鋪地錦」、「寡婦上墳」、「鴛鴦扣」、「叫五更」、「姑娘」、「跑關東」、「打牙牌」、「沙金扇」、「茨山」、「放風箏」、「游寺」、「思凡」、「光棍哭妻」和「小上墳」。
流派
二人轉有東、西、南、北4個流派,東路多用「彩棒」,有武打戲助場;西路唱腔,講究趕板奪字;南路最早使用扇子,歌舞並茂;北路唱腔優美,做工細膩。故有「南靠扭、北靠唱、西溝板頭、東要棒」之說。
代表人物
趙本山
以演出喜劇小品聞名的趙本山,出身就是二人轉演員。趙本山以喜劇小品取得了國內無人能及的地位後,開始極力推廣二人轉。以"劉老根大舞台"為代表的一些演出團體和劇場相繼出現。
但是包括趙本山所宏揚的「綠色二人轉」在內,現在我們能看到的二人轉演出已經看不到傳統的劇目和演出形式。綠色二人轉已經發展為集忽悠、說笑、模仿秀、雜技表演為一體的表演形式。
傳統二人轉中的表演形式、曲牌、曲調、典目都被打破,突顯了對傳統的傳承發展的一些矛盾。
小瀋陽
2006年陰曆八月十五被趙本山收為徒弟,他男扮女裝的另類二人轉表演在劉老根大舞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藝名:小瀋陽
人生格言: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個人介紹:山不轉水轉 水不轉人轉 風風火火二人轉 轉不出的緣里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