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電影(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鄉村電影》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村電影
現在城市裡的人們想看個電影實在太方便太容易了,因為是互聯網時代,只需將與網絡連接着的智能手機打開,上網一查,就知道本城電影院當天在放什麼電影,若想看哪部電影,不需要去電影院售票窗口排隊購票,僅在手機上一番操作,就能買到電影票。這還不算,最主要的是看電影的環境非常好,不但影院裝修得豪華溫馨,每個觀眾都有軟硬合度的靠背坐椅,並夏有空調冬有暖氣,看起電影來舒適而又安逸。
這禁不住使我想起自己兒時在鄉下看電影的情景來……
眾所周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條件非常差,物質生活貧窮不說,文化生活也非常稀缺空乏,空閒時若能看一部電影,那簡直比過大年還熱鬧,比吃肉還香。
我清楚記得,那時一月兩月,甚至一年半載若能看一場電影,一定是在大隊部里。所以每次只要大隊廣播大白天把某天晚上幾點鐘在大隊部放某電影的消息一播出來,全大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高興得不得了,一整天都處在激動興奮中,並急切盼望天快黑,天黑後好去大隊部趕赴一場視覺與聽覺皆美的盛宴。
放電影的場所極為簡陋,就是在大隊部幾間泥牆瓦房外四面透風、無遮無蓋的露天泥土空場地上。一塊白色四方形手絹一樣不大的帆布銀幕,四個角兒用繩子牽着,張掛在栽在場地邊的兩根直直的木頭杆上,與電影畫面有同期聲的木匣子一樣的音箱,同一根電線連着,也被捆綁在銀幕邊木杆上,電影放映機和發電機就在場地中間離銀幕約30公尺左右的地方。
這樣的場所春夏秋三個季節無風無雨的天氣尚可,如果電影放映過程中突然意外遇到風和雨,那麼觀眾就會遭風吹、受雨淋。並且最為搞笑的是,有時大風呼地使勁一吹,不但把銀幕如船上風帆一樣吹得東拉西扯,間或還會吹得陷下一個深坑或鼓起一個大包,弄得銀幕上那些本來端莊漂亮、英俊瀟灑的男男女女演員嚴重變形,不是嘴歪臉斜,就是身體變長或縮短,嚴重影響觀看效果。而最為叫人惱火的是冬天在這種場所看電影,儘管每個人都穿着棉衣棉褲,但刀片似的冷風從放映場外空曠的野地里無阻無攔刮來,凍得每個觀眾和放映人員臉耳如刀割,手腳像打了麻藥一樣麻木。
看電影的觀眾,離大隊部近的,早早從家裡端個板凳來放在放映場上,占個離銀幕不遠不近的好地方。離大隊部遠的,嫌端板凳累贅,空手來到放映場後,要麼站在那裡,要麼就近從哪兒搬塊石頭、磚塊或胡基(一種用於修房砌牆的長方形干土坯)來當板凳。有的人還從家裡拿點瓜子來邊看電影邊嗑,有的人當然也會從家裡拿個桃子杏子梨子蘋果什麼的來邊看電影邊吃。特別是那些有「人來瘋」毛病的小孩子,越是人多和熱鬧,越興奮和激動。在電影尚沒開演前那段時間,嘰嘰喳喳吵着叫着,打着鬧着,蹦着跳着,你追我趕,像野貓子一樣在人群中倏倏鑽來鑽去,跑來跑去,不是弄丟帽子,就是跑掉鞋子,惹得他們的娘老子很生氣地大聲呵斥和打罵。故而當電影放完,觀眾呼啦啦如潰壩的洪水一般很快散去,場地上就髒亂得不得了,滿地不是亂糟糟的瓜子殼,就是髒兮兮的水果核和東擺放西放的石頭、磚塊、胡基及少量小孩的帽子、鞋子等。
放電影的一般由兩人組人,一個司機,一個放映員。司機專門負責開車拉放映員和銀幕、音箱、膠捲、放映機、發電機等。放映員專門負責放電影。他們都來自縣電影放映隊,是受了縣電影放映隊派遣和大隊幹部邀請才來的。
那時一部火爆好看的電影,要輪流在全縣各公社、大隊放映。因此縣電影放映隊提前都給各公社、大隊按先後順序排了隊,即哪天晚上幾時幾分在哪個公社或哪個大隊放映,都做了具體安排。而有時一部特別好看的電影,一個晚上要在不同大隊連續放映好幾場。也就是說,這部電影今晚幾時幾分至幾時幾分在甲大隊放,接下來幾時幾分至幾時幾分就去乙大隊放映,再接下來幾時幾分至幾時幾分又去丙大隊放映。這樣一部電影放下來,電影放映隊不但一個晚上要跑好幾個大隊,在路況很差的鄉村土路上摸黑馬不停蹄地東奔西顛,十分辛苦不說,各大隊觀眾還得在放映場上熬更守夜耐心等待放映隊到來。
我記得自已看得次數最多的電影是反映抗日戰爭的《地道戰》《地雷戰》《三進山城》,反映解放戰爭的《南征北戰》《偵察兵》《渡江偵察記》,和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奇襲》《戰友》《英雄兒女》,當然也有反映南斯拉夫人民奮勇抗擊德國法西斯侵略的外國電影《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尤其是看到《地道戰》結尾,聽見許許多多抗日民眾拿着土槍土炮、大刀長矛紛紛從泥土下地道里鑽出來,沖向地面上如強弩之末的日本侵略者,一起高唱「地道戰,嗨,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嗨埋伏着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開展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時,頓時情緒激動,熱血沸騰,為英雄的中國人民通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最終打敗侵者取得勝利由衷高興。
如今,鄉村電影雖然早已離我們遠去,成為我們心裡永恆的記憶。但它那時給予我們的文化教育,精神滋養,思想啟蒙,藝術享受,歡欣快樂,以及濃濃的鄉情,卻還深深留在我們心靈深處,成為一種無論何時何地都揮之不去的鄉愁,讓人對那段兒時親身經歷的質樸純真的鄉村歲月充滿割捨不去的眷戀……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