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義馬市石佛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義馬市石佛村位於義馬市區的東南角,為河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鴻慶寺石窟[1]

中文名:石佛村

位 於:義馬市區的東南角

古 稱:「軾谷」

更 名為:「石佛

建制沿革

石佛村古稱「軾谷」,後更名為「石佛」,村中居民多為李姓。據《李氏家譜》記載,元朝末年,李氏祖上為避戰亂,自亳州亳縣順河灣八里集遷至「河南府澠池縣治東軾谷村」。「軾谷」在隋朝以前屬新安縣管轄,公元605年劃入澠池縣。1981年義馬市成立,石佛村劃歸義馬市常村鄉管轄。

石佛村位於義馬東南部,地勢東高西低,屬於淺山丘陵地貌,古時連起中原腹地與西部邊陲的交通要道「崤函古道」就從村旁穿過。

鴻慶寺石窟

北魏時期開鑿的鴻慶寺石窟就在石佛村頭。

鴻慶寺石窟位於石佛村。石窟背依白鹿山,南臨澗河水,開鑿於北魏晚期,繁複的工程斷斷續續延續至唐,距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鴻慶寺原名「三聖廟」,唐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巡幸該寺,改名為「鴻慶寺」。歷經沿革,寺院建築已不復存在。據史料記載,鴻慶寺石窟原有6窟,因石質鬆軟,經千年風化後尚存洞窟5個,有佛龕46個,大小造像120餘尊、飛天12個,浮雕佛傳故事4幅。在河南省其規模僅次於龍門、鞏縣石窟。1963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石窟布局緊湊、規制嚴整、窟內浮雕技法嫻熟,是中原地區中小型石窟的典範。其中的「降魔變」浮雕是國內發現同類作品中最大的一幅,有着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北壁的「出城娛樂圖」是研究中國古典建築難得的歷史資料。第二窟造像逼真自然的衣飾,第四窟惟妙惟肖的思維菩薩及供養人,無不展示出當時匠人嫻熟的雕工和豐富的想象力,堪稱北魏晚期雕刻藝術的傑作。羅哲文等許多國家文物專家對石窟給予高度評價,讚譽其是「中州文明、華夏之光,石刻精華、文物珍寶」。2000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大院

石佛村中的李家大院始建於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距今已有150餘年。

李家大院自東至西由五套四合院組成,村民俗稱「五過庭」。一號院和二號院為李氏家族的第九代李一元所建。李家歷代秉承耕讀傳家的祖訓,子孫多入朝為官。李一元生前「敕贈儒林郎布政司經歷,鹽運司知事」,他的後代有多人在清朝擔任過武信騎尉、武德騎尉、布政司理問、太學生等職。三號院至五號院則為李一元的兒子李景陽所建。

李家在興盛時廣積家產,鼎盛時期有田產6000多畝,從義馬到新安縣鐵門鎮都有李家的田產,家業十分雄厚,當地曾有「從義馬到鐵門不踩二家地」之說。李家至十三代以後逐漸衰落,在土改時除部分房屋調整給其他村民居住之外,大部分仍由李氏後裔居住,李氏家庭傳承至今已是第十七代。

李家大院建築群中以四號院、五號院保存最為完整,其房屋台基、構架、屋頂及門窗均保存完好。

李家大院為典型的清式「硬山小式四合住宅」,建築嚴格循依清代《工程做法則例》,背依白鹿山,南望澗河,建築用料、做工十分考究。屋頂梁架一律選用成年桐木,可保持構架多年不變形;正面牆壁青磚到頂,白灰勾縫,墀頭上有手工磚雕;門為雙扇,門枕為青石雕刻抱鼓石,大門裡側用青磚圈成拱門,迎面為照壁;院內用青磚鋪地,屋內用方磚鋪成。

李家大院的外院建為二層結構,東廂三間,西廂二間,里院則東西廂各三間。廂房屋門均為雙扇,窗為檻窗。倒座、垂花均有前檐廊,檐柱柱礎為青石雕刻,造型別致,刻工精良。屋門為四扇格扇門,中間雙開,左右兩扇背後裝有銷子,亦可開啟。屋門木作十分精良,上部格心欞子為細木套榫組合花型,上中下條環板刻有「靈芝福壽圖」,裙板為桐木質手工雕刻圖案。雕工細膩、風格淳樸、造型逼真是李家大院建築工藝的一大特色。

李家大院建築集木作、木雕、瓦作、磚刻、石刻於一身,構思純熟,工藝精湛,充分反映了清代社會制度、文化思想、生活習慣等時代脈絡,為後人研究清式建築提供了範本。

古柏

距石佛村不遠,還有一株被當地村民奉為神樹的古柏。古柏高約7米,樹徑目測約合一抱。古柏和兩邊洇生出的幾株側柏上纏滿了紅線,掛滿了燈籠。據村民講,這株古柏極有靈性,常有人前來求子或祈求美好姻緣,這些紅線和燈籠即是祈福儀式的一部分。

現狀

石佛古村是石佛行政村的一個自然村,戶籍人口有500多人。石佛村黨支部書記李曉軍說,由於近年外出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再加上村中小學校撤併、石佛新村的修建,古村常住人口已不足一半,「古村越來越難留住人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