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龍游石窟是地下金字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游石窟 |
為什麼說龍游石窟是地下金字塔龍游石窟的位置在浙江省龍游縣,是1992年3月份的時候當地農民吳阿奶、鄧壽富、陳龍根、毛榮貴動用四台水泵「四管齊下」,歷時十七晝夜,終於使一個世代傳說的「無底塘」水落洞出,這是一個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舉世罕見的浩大地下建築群,因為其施工難度、施工水準在當代都無法達到,它究竟鑿於何時、何人開鑿、用什麼方法開鑿,有什麼用途?7個石窟,個個石窟緊挨着,排列工整,每個石窟均有石階通向洞底,石窟內的石柱根據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學原理;洞與洞之間的間隔,有些僅50厘米;令人驚異的是,這7個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狀。在1號洞的石壁上,農民發現了一幅神秘的圖畫: 石壁上刻有馬、鳥、魚;而在另外的石洞裡多處發現數米長的閃電狀刻紋。在這7個石窟周邊1公里範圍內,類似的石窟共有24個,而沿衢江北岸還分布着更多的石窟。顯然,這是一個龐大的石窟群。然而,在7個洞內除發現一尊無頭石像外,並未發現一件文物,這是一個成年已久的巨型地下建築群。在方圓0.38平方公里的山上似有規律地分布着不同大小、造型的24個洞窟(後來在其周圍及沿江上下又陸續多用以現),窟內面積,從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高度約30米,已開採的石窟為滑梯豎穴,自上而下開採,窟頂狀似天穹,由洞口呈45度緩緩向下延伸,四壁陡峭筆直,稜角分明。洞窟內均科學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魚尾形」石柱,與洞頂渾然一體,其截面呈特的熨半形,尖頭處稜角鋒利,而且其布局與形狀似乎是依照力學原理而設,難道古代人早已參悟了建築學的真諦?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洞壁、洞頂和石柱上都鑿着極有規律的半葉脈裝飾紋,似乎一氣呵成。[1]
龍游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走進石窟,宛如時光倒流到遠古。它的開鑿年代、開鑿者、布局、設計、施工、用途等等都是千古不解之謎。
龍游石窟是規模僅次於兵馬俑的人工地下建築群。龍游石窟是人工地下建築群,石窟數量達到30個以上。如此規模的地下建築,僅次於我國古代最大的地下建築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中國西安臨潼,是地下夯土建築結構,建築數量多達50座以上。其中已開發的第1號坑面積12460平方米,2號坑面積6000平方米,3號坑面積約520平方米。這個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秦陵兵馬俑,至今尚未統計出它的用工時間與用人數量。據史料估計,它耗時近40年之久,80餘萬人參與工程建設。是東方地下金字塔群。龍游石窟的形狀基本上是「倒斗型」,雖然這種形狀不是非常的標準,但形狀卻非常的相似,龍游石窟的內部結構與地上的金字塔不一樣,在石窟內有高大的石柱頂住,這樣是為了牢固而建造的加固設施,有人認為龍游石窟的發現,彌補了世界上地下金字塔的空白石窟岩畫是開啟這座迷宮的金鑰匙?石窟中已經發現了七八十座岩畫,在石窟門口的橫樑上,有一個道家八仙法器的圖案,這明顯是後人們畫上去的,還有的石窟上刻着蝦、馬、鳥、魚、野馬、始祖鳥、鱉魚等等,龍游,地處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金衢盆地的中心,大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龍游為姑蔑都城,當時一直是浙西南一帶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全國首批設立縣時,龍游為太末縣治所,距今已有2222年建縣歷史。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更名為龍丘;五代時稱龍游。歷史文化積澱極其豐厚。境內有各種古遺址十七處,其中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有各種石器、陶器出土,透露了「浙西文明發源地」的信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