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集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小企業集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中小企業集群是指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相關產業或某特定領域內大量相互聯繫的中小企業及其支持機構在該區域空間內的集合。美國硅谷的繁榮、意大利經濟的振興、東部沿海鄉鎮的迅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歸結於當地企業集群的發展。隨着市場競爭的全球化,經濟發展也凸現出區域集中化趨勢,特別是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的地方企業集群化。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企業集群,由於其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而日益得到迅速發展。
中小企業的集群發展是世界範圍的一種重要經濟現象,我國的中小企業集群在20世紀90年代也取得了較快發展,中小企業集群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日益明顯。深入分析研究中小企業集群存在這一經濟現象,對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有着重大意義。
中小企業集群的特徵
1、集群內各企業彼此獨立。表現在各企業依然是獨立的法人,保持各自的所有制、隸屬關係、投資渠道,實行獨立核算,按市場原則進行平等交易等方面。
2、集群內企業間聯繫密切。集群內企業間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已從工廠聯繫延伸到產業聯繫,包括實體的物質和非實體的信息聯繫,而且這種聯繫日益成為企業間聯繫的核心內容。
3、集群內企業間存在多種特定關係。表現在企業間通過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以獲取外部經濟。這種特定的關係表現使得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從以往零散、雜亂狀態走向系統化和有序化。
4、集群呈現動態化。由於進入或退出集群的障礙較小,集群總是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因此,集群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
5、集群運行機制的基礎是「信任和承諾」等人文因素。這種人文因素是維持集群內企業所形成的長期關係的紐帶,並使集群在面對外來競爭者時,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中小企業集群產生的效應
地域性的中小企業集群,能夠釋放出一種集群效應。這種集群效應既是中小企業集群存在的合理基礎,也是中小企業集群不斷完善的推動力。它是通過集體效率而表現出來的,體現在三個方面:
l、外部經濟性。
當一項經濟活動的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時,就存在着外部經濟性。中小企業集群中的外部經濟性就是德國經濟學家所稱的「集聚經濟效應」,即因企業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導致社會分工深化、企業聯繫加強和區域資源利用提高所產生的成本節約。集聚經濟效應以便利性而體現在四個方面,即接近的便利性,企業新生的便利性,創新的便刻性和社會資本形成與積累的便利性。
2、聯合行動。
聯合行動是指中小企業集群中廠商間為了某些共同的目標而進行有意識的合作。集群中的聯合行動可用廠商間合作的數量與合作的方向兩個維度來衡量。合作的廠商數量是指企業集群中進行各類合作的廠商數量之和,廠商之間既可是兩兩之間的雙邊合作,也可是多個廠商之間的多邊合作。廠商間合作的方向是根據廠商間的合作關係建立的基礎而定,在同類產品廠商之間的合作為橫向合作,沿着產業鏈分工的廠商之間的合作為縱向合作。
中小企業集群中的聯合行動能提高合作廠商的技術能力、生產能力、創新能力與市場能力,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集群的成長與競爭力的提高。與中小企業集群的外部經濟性相比,它是集群中行動主體之間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是一種動態的、主動性的集群效應。
3、制度效應。
從整體來說,中小企業集群是介於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一種新型的空間組織形態。作為一種組織形態,企業集群是處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之中。制度背景分微觀層面與宏觀層面,前者有合約、產權等,後者有政治、社會與文化因素。集群中社會資本逐步形成與積累,集群中盛行着誠信與合作的文化氛圍;它們可以統一市場、規範產品標準、推行共同商標和專項技術,各廠商之間的合約簽定與執行的交易費用較小。另外,政府在集群中作為一個重要的行動主體,它通過政策制訂,選擇合適的廠商進駐集群、維護集群秩序,並通過特定的集群政策、形成適合有利的制度等來促進集群的發展。
參考文獻
-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搜狐,2017-12-14
- ↑ 漢字——中華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