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苞杭子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絲苞杭子梢 |
是豆科[艹/杭]子梢屬植物。灌木,高1-2(3)米。小枝貼生或近貼生短或長柔毛,嫩枝毛密,少有具絨毛,老枝常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狹三角形、披針形或披針狀鑽形。總狀花序單一(稀二)腋生並頂生,花序連總花梗長4-10厘米或有時更長。莢果長圓形、近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具短喙尖,邊緣生纖毛。花、果期(5-)6-10月。 分布於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生長于山坡、灌叢、林緣、山谷溝邊及林中,海拔150-1900米,稀達2000米以上。 該種作為營造防護林與混交林的樹種,可起到固氮、改良土壤的作用;枝條可供編織;葉及嫩枝可作綠肥飼料;又為蜜源植物。 根可入藥,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絲苞杭子梢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科:豆科
- 亞科:蝶形花亞科
- 族:山螞蝗族
- 亞族:胡枝子亞族
- 屬:[艹/杭]子梢屬
- 種:杭子梢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3)米。小枝貼生或近貼生短或長柔毛,嫩枝毛密,少有具絨毛,老枝常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狹三角形、披針形或披針狀鑽形,長(2)3-6毫米;葉柄長(1)1.5-3.5厘米,稍密生短柔毛或長柔毛,少為毛少或無毛,枝上部(或中部)葉柄常較短,有時長不及1厘米;小葉橢圓形或寬橢圓形,有時過渡為長圓形,長(2-)3-7厘米,寬1.5-3.5(-4)厘米,先端圓形、鈍或微凹,具小凸尖,基部圓形,稀近楔形,上面通常無毛,脈明顯,下面通常貼生或近貼生短柔毛或長柔毛,疏生至密生,中脈明顯隆起,毛較密。 總狀花序單一(稀二)腋生並頂生,花序連總花梗長4-10厘米或有時更長,總花梗長1-4(-5)厘米,花序軸密生開展的短柔毛或微柔毛總花梗常斜生或貼生短柔毛,稀為具絨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5-3毫米,早落或花後逐漸脫落,小苞片近線形或披針形,長1-1.5毫米,早落;花梗長(4-)6-12毫米,具開展的微柔毛或短柔毛,極稀貼生毛;花萼鐘形,長3-4(-5)毫米,稍淺裂或近中裂,稀稍深裂或深裂,通常貼生短柔毛,萼裂片狹三角形或三角形,漸尖,下方萼裂片較狹長,上方萼裂片幾乎全部合生或少有分離;花冠紫紅色或近粉紅色,長l0-12(-13)毫米,稀為長不及10毫米,旗瓣橢圓形、倒卵形或近長圓形等,近基部狹窄,瓣柄長0.9-1.6毫米,翼瓣微短於旗瓣或等長,龍骨瓣呈直角或微鈍角內彎,瓣片上部通常比瓣片下部(連瓣柄)短1-3(3.5)毫米。莢果長圓形、近長圓形或橢圓形,長(9-)10-14(-16)毫米,寬(3.5-)4.5-5.5(-6)毫米,先端具短喙尖,果頸長1-1.4(-1.8)毫米,稀短於1毫米,無毛,具網脈,邊緣生纖毛。花、果期(5-)6-10月。
主要變種
太白山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var.giraldii (Schindl.) P.Y.Fu):子房及果實被短柔毛或長柔毛,邊緣密生纖毛,其他特徵同杭子梢原變型。花、果期6-10(-11)月。分布於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廣東、四川、貴州及台灣等省。生于山坡、灌叢、開闊地、林邊、溝谷及林中,海拔200-2000米,有時達2000米以上。 絲苞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var. hupehensis (Pamp.) Iokawa & H. Ohashi):苞片絲狀至披針形,長(2.5-)3-6毫米;枝、葉柄、總花梗被絨毛;小葉下面密生長柔毛;其他特徵同太白山杭子梢原變型。分布於中國湖北西部及四川東部。生長於海拔600-1600米的山坡,灌叢及林緣。 長葉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f. longepedunculata (Ricker) P.Y. Fu):小葉長圓形至狹長圓形,長3-7厘米,寬1.3-2(3.2)厘米;花較小,長7-10毫米;果較小,長7-10毫米,寬3.5-4毫米,果頸長0.7-0.9毫米;其他特徵同太白山杭子梢原變型。分布於中國貴州。生長於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及灌叢中。 白花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f. alba (S.Y. Wang) Iokawa & H. Ohashi)。 分布於朝鮮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生長于山坡、灌叢、林緣、山谷溝邊及林中,海拔150-1900米,稀達2000米以上。
繁殖方法
扦插基質:按森林土:腐殖質土:草炭土:珍珠岩=1:1:1:0.5比例混合均勻,並用按每方300克敵克松進行消毒。 插穗的採集及處理: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杭子梢為母樹,在6月末至7月上旬剪取當年生嫩枝,枝條一般只用中下部,因為杭子梢稍部枝條太細並且太嫩,插穗一般長10-15厘米,每個插穗上部留2-3層葉片,葉片一般全部保留,也可以剪去1/3的葉片,插穗下切口在芽下方1厘米,上切口在芽上方1厘米,切口要平滑,基部剪成馬蹄形。剪好的插穗,立即放入300倍液的多菌靈溶液中,等剪夠一定的數量後,將插穗基部用1000毫克/千克吲哚-3-丁酸速蘸10-15秒即可扦插。 扦插方法:扦插在6月末至7月上旬進行,先將基質裝入穴盤,放在智能溫室的苗床架上。扦插前用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噴灑床面進行消毒。扦插時先用水淋濕床面,扦插可採用直插的方法,扦插深度為2-3厘米,每穴插入一根插條,插後插孔要壓緊,使土與插條充分接觸。插後立即噴一次透水。
栽培技術
插後管理 在智能溫室內扦插,為控制溫度,防太陽直曬,可用遮陰系統,在苗木生根時期,遮陰非常重要,透光率一般在30-40%左右。管理的原則是天陰少澆水或不澆水,天晴時每天不定時給葉面噴霧,總的原則是始終不能讓葉面失水,每5-7天澆一次透水,但也要注意穴盤內水量不能過多,如果多,由於溫室內高溫高濕,易導致插條下端腐爛。因此晴天噴水量一般以2-3次/天為宜,高溫時可噴4-5次/天。中午保持28℃左右,超過30℃要開天窗、外翻窗或噴水降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杭子梢由於葉子較多,也比較嫩,插後7-10天內要保持相對溫度在75%以上,否則插穗葉片變黃易脫落,枝條因未生根又失去營養補充,常發生枯萎現象。同時,扦插後須定期用多菌靈800倍液或0.3%高錳酸鉀對穴盤中的基質進行殺菌,一般一個星期噴一次,殺菌2-3次即可。 採取上述方法,一般5-7天左右插條根源基形成,約10-15天即可生根,20-30天根團形成,成活率可達90%以上。扦插苗生根後,可以逐漸縮短遮陰的時間,到8月中旬,遮陰可以完全不用。溫度控制在25℃左右,相對溫度控制在60%以下,同時,在苗木生根後每隔10-15天,噴施0.1-0.2%稀薄尿素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使扦插苗生長健壯。 越冬管理 11月至第二年2月下旬,插穗葉子全部脫落,苗木進入休眠期,由於是在智能溫室內,有暖氣,這時也要控制好溫濕度,使室內溫度不高於20℃,讓苗木正常休眠,最低溫度不能讓水管凍結,濕度保持在40-50%之間。進入第二年2月下旬,天氣變暖可將溫室溫度白天控制在25℃以上,恢復苗木生長。 病蟲防治編輯 杭子梢易受蚜蟲危害,尤其是智能溫室內溫度高、濕度大,極
主要價值
該種作為營造防護林與混交林的樹種,可起到固氮、改良土壤的作用;枝條可供編織;葉及嫩枝可作綠肥飼料;又為蜜源植物。 根可入藥,性味苦、微辛,平。主治舒筋活血。主治肢體麻木、半身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