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區主要樹種組基礎模型系統技術應用案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北林區主要樹種組基礎模型系統技術應用案例東北林區主要樹種(組)基礎模型系統技術應用案例,我國現行森林資源調查體系由於調查間隔期較長,經營活動頻繁,幾年後調查數據的可靠程度便大大降低,由於缺少合理的基礎模型系統,無法對森林資源的變化和動態進行更新及科學預測,這嚴重影響了科學合理地制定中長期的森林可持續經營規劃。
一、應用場景
我國現行森林資源調查體系由於調查間隔期較長,經營活動頻繁,幾年後調查數據的可靠程度便大大降低,由於缺少合理的基礎模型系統,無法對森林資源[1]的變化和動態進行更新及科學預測,這嚴重影響了科學合理地制定中長期的森林可持續經營規劃。另外,東北地區目前正在大力推進林地流轉工作,林地流轉時不但要充分考慮林地當前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更要準確估算林地的未來價值,由於缺乏森林資源數據預估手段,無法獲得林分未來準確的定性定量指標,很難準確確定林地的真實價值。建立基礎模型系統對提高我國東北森林資源的經營管理水平,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及現代林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該技術以東北重點國有林區(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主要樹種(組)(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建立了東北林區各主要樹種干形曲線、冠形曲線和樹冠結構模型,根據生物量實測數據採用異速生長模型法建立各樹種生物量模型。於2016年完成模型構建,2017-2020年利用新的統計方法更新了所有模型並在黑龍江省林業監測規劃院、黑龍江省合江林業管理局、哈爾濱市林業局、黑龍江省林業技術推廣站、國家林業局大興安嶺林業調查規劃院。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該技術建立了東北林區林分生長與收穫模擬系統,利用該系統模擬不同經營措施對木材產量、碳儲量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有效的開展東北林區森林多功能可持續經營和實現森林優化經營提供科學依據。
三、技術要點該
技術以東北重點國有林區(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主要樹種(組)(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建立了東北林區各主要樹種干形曲線、冠形曲線和樹冠結構模型,根據生物量實測數據採用異速生長模型法建立各樹種生物量模型。
以東北林區固定樣地複測數據為基礎,構建了各樹種(組)地位級指數導向曲線模型;利用線性分位數回歸擬合東北林區不同林分類型的最大密度線,計算每個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數;採用經驗方程法把立地指標、林分大小指標和密度指標等作為自變量直接和林木生長量進行回歸,建立與距離無關的單木生長模型;利用逐步回歸的方法建立Logistic存活概率模型;採用啞變量法建立區域相容的基礎模型。
四、應用成效
該技術已在黑龍江省林業監測規劃院、黑龍江省合江林業管理局、哈爾濱市林業局、黑龍江省林業技術推廣站、國家林業局大興安嶺林業調查規劃院、黑龍江省林口林業局、佳木斯市孟家崗林場和五常寶龍店種子林場等得到了推廣應用,主要應用與全省或縣級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地變更調查、中幼林撫育、低產低效林改造、公益林監測評價及碳儲量調查等工作,並在該成果的技術支持下,多個林業局及林場獲得了黑龍江省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項目。在該技術支持下,多個林業局及林場獲得了黑龍江省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項目。
經營試點項目的實施給各基層工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林場、縣林業局和市林業局帶來間接的經濟及社會效益。示範區合理的經營及撫育措施也改善了林分的結構,增加了林分的生態效益。
五、適用範圍
該技術主要面向東北重點國有林區(大興安嶺[2]、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主要樹種(組)(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
參考文獻
- ↑ 【看天下】森林資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搜狐,2022-09-02
- ↑ 大興安嶺,一路向北!,搜狐,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