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馬嶺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馬嶺組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 下馬嶺組

外文名: Xiamaling Fm

階代碼: Qb

地區代碼: 11

下馬嶺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20年葉良輔等命名。位於薊縣系頂部。由黑、灰、黃、綠、紫色頁岩與砂岩透鏡體互層組成,具底礫岩,局部地區底部有規模不等的赤鐵礦透鏡體。本組主要分布於燕山地區和太行山北段,懷來、興隆一帶地層最厚。[1]

命名

1920年葉良輔等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下馬嶺村,參考剖面位於河北省懷來縣趙家山。

沿革

本組由葉良輔(1920)始建於北京市門頭溝區下馬嶺村,原意指硅質灰岩之上,砂礫岩之下一套粉砂岩、頁岩夾白雲岩的沉積地層;高振西(1934)將薊縣城北的相當地層稱「下馬嶺頁岩」;杜汝霖(1979)發現懷來趙家山下馬嶺組出露最全,厚度最大,該剖面被人廣泛用作下馬嶺組代表性剖面。

特徵

本組一般自上而下分為四段:一段由燧石角礫岩、含鐵砂岩、細砂岩及雜色粉砂岩等組成,該段又分下中上三部分;二段,岩性單調,以紫紅色、鮮綠色片狀頁岩為主,夾泥質岩透鏡體,底部有海綠石砂岩;三段,以灰黑色、黑色紙片狀含炭泥質頁岩及粉砂質頁岩為主,夾灰白色薄板狀硅質岩;底部有一層厚1.5m的鈣質石英砂岩;四段,以灰黑色-灰綠色粉砂質頁岩、含碳泥質頁岩及鈣質頁岩為主,夾薄層泥灰岩透鏡體。底部有兩層泥質岩透鏡體,頂部為灰色粘土質頁岩

本組含豐富疊層石:主要分子有Katavia, Linella, Gymnosolen;其組合為: Clavaphyton conbiformis, Scopulimorpha f., Gymnosolen conpragosus, Katavia cf. Karatavica, Inzeria tiomusi, Linella cf. Avis, L. Inconspicua, L. Akka, L. Sinica, Patomia cf. Ossica, Jurusania asymmetrica, Insiticinia xiamalingensis, Tsingrakounia vaginata.; 含豐富的微古植物: Brochopsophosphaera, Tasmanites, Arctacellularia, Polysphaeroides, Trachyminuscula, Stictosphaeridium, Trachysphaeridium, Orygmatosphaeridium, Nucellosphaeridium, Pseudozonosphaeridium, Gloeocapsomorpha, Microconcentrica, Taeniatum等屬。本組厚133—537m。頁岩中水雲母K-Ar法年齡為956Ma。

分布

本組主要分布於燕山地區和太行山北段,懷來、興隆一帶地層最厚。

備考

編撰者:高林志

作者1:葉良輔

年份1:1920

作者2:高振西

年份2:1934

系名:新元古界

參考來源

點位21下馬嶺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