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贊管寧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贊管寧,遼東傳有管寧樓①,人去樓空名獨留②。

笑殺子魚貪富貴③,豈如白帽自風流④。

【釋詞】

①遼東傳有管寧樓: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管寧同友人避難來到遼東,並築廬居住在山谷中。

②人去樓空名獨留:魏文帝繼位後,徵召管寧,於是管寧就領着家屬浮海回到故郡。

③子魚:華歆,字子魚。

④白帽:管寧避居遼東,常戴白帽,坐臥一樓,足不履地,終生不仕。

三國詩詞《贊管寧》原文及賞析

【賞析】

華歆素有才名,少年時代與管寧友善。當時人們稱華歆為「龍頭」,管寧為「龍尾」。「割席分坐」是華歆和管寧少年時代的故事,出自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毛宗崗修改《三國演義》時增添了一些細節,其中就把「管寧割席分坐」寫在了華歆收捕伏皇后的情節之中。

毛宗崗為什麼要增補這個細節,他在本章回的回首批註中流露了自己的藝術見解:「以名士如華歆,而助操為惡,至於如此之甚,原其初,不過為榮利之心未忘耳。拾金而觀之,利未忘也;見乘軒者而視之,榮未忘也。止此貪榮慕利之心,遂成其黨惡助虐之心。管幼安之割席分坐,殆逆料其後歟?」毛氏在這無非是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華歆如今助紂為虐,炙手可熱,是由少時艷慕榮利逐漸發展而來的。人的品性的優劣,既有形成的初始之因,又有發展的漸進過程。當年,華歆和管寧被時人分別稱為「龍頭」和「龍尾」,而二人的志趣和節操又迥然有異。毛宗崗從尊劉貶曹的觀念出發,認為管寧終生不仕魏是高尚之志,不愧為「龍尾」,而華歆不配為「龍頭」。他在夾批中寫道:「今則有尾無頭。若論歆之行兇,則是虎頭、豹頭,若論歆之為操爪牙,則奸狗頭、馬頭矣。」華歆與管寧有可比性,又有歷史上的聯繫,因此,便把管寧這個人物插入到了小說情節之中,與華歆做對比。在毛宗崗修定《三國演義》之前的版本,都沒有這個細節。增添這個細節之後,猶嫌意未盡,又增加了一首小詩。

「遼東傳有管寧樓,人去樓空名獨留。」據史載東漢中平年間,黃巾軍興起,華夏遭傾覆動盪,王室綱紀廢弛傾頹,管寧為躲避當時的戰亂禍難,乘船渡海,在遼東羈留旅居了三十多年。傳說他在遼東,常戴白帽,坐臥一樓,足不履地。為啥「足不履地」,因他「以地為魏地也」。這樣做表示自己不屑於與曹魏同流合污,特藉此以自明其高尚之志耳。後來管寧儘管離開了遼東,但其清名,由此傳世,為東漢喜歡清議的士大夫們所推崇。

「笑殺子魚貪富貴,豈如白帽自風流。」華歆貪圖富貴,巴結權貴,做出助曹操殺伏後喪盡天良的事情。相映之下,管寧卻終生不仕魏。曹操為司空時就開始徵召管寧為官,他避遼東未歸。當他回到故鄉,從魏文帝黃初到魏明帝青龍年間,長達二十多年,朝廷啟用管寧的征宣詔命一道接一道地下達,管寧都以年歲漸老,疾病日深,已經不能經受扶輿趕路到京城的顛簸,來擔負陛下交給的重大責任為由,一再推卻。而他越是不仕,越是受到當時朝廷公卿們的舉薦,連擔任太尉的華歆也要主動遜位,讓給管寧,以至明帝下詔說管寧,「心懷道德,胸藏六藝。他的清正涵養,足以與古賢相比;他的廉潔清白,也可以著稱於當今之世」。直到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管寧已八十四歲了,諸朝臣還舉薦管寧,稱其「樸素的品質寓含着美麗的花紋,有着寒冰一樣的貞節,潭淵一樣清洌的性情。他金石一般響亮的名聲,美玉一般濕潤的色澤,時間過去得越長久,就越是明顯昭彰」。於是朝廷特地具辦了安車蒲輪、備好禮帛和玉璧去禮聘管寧,正好趕上管寧病故。管寧越是不仕,清名越高,以至到死都受人尊崇,正是「豈如白帽自風流!」[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