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粒麥種》,肯尼亞長篇小說。詹姆士·恩古吉(見「孩子,別哭」)著。1967年初版,後被譯成法、德、意、日、俄等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小說以主人公回憶往事的形式寫成,夾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主人公穆戈已到了晚年,但青年時代的往事總使他難以忘懷,只要一有人提到往事,他就忐忑不安,唯恐有人揭出他曾出賣一位獨立運動領導人的叛節行為。這種心理狀態使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淡漠,而整天想着過去惶惶不可終日。當他知道就要受到應有的報應時,終於當眾承認了自己所犯的罪行。他曾經參加獨立運動,在生命危急關頭,他認為自己不能就這麼死去,要留下來「干更重大的事業」。他把一位領導人出賣給討伐隊的人,結果這位領導人被殺害了。穆戈雖然一再以基督教中「逆來順受,為偉大事業而長期忍耐」的精神為自己的良心鼓氣,但仍然不能得到內心的安寧。他一方面極力想成為《聖經》故事中的勇士摩西,建立無數的業績,成為偉大的人物;另一方面又瞻前顧後、無所作為。基督教使他成為一個卑怯的人、骯髒的人。在穆戈不斷的回憶中,獨立運動領導人基希卡的形象頂天立地。基希卡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奪回國土,毫不妥協地戰鬥,絕不忍氣吞聲。他雖然被殺害了,但他就象一粒麥種種到土地里一樣,播下了革命的種子,他的鮮血換來了果實——無數名肯尼亞人成長為抵抗運動的戰士。
本書把人物放在非常困難和異常危急的時刻來描寫,充分暴露人物處在最緊張的心境狀態下所有的最隱秘的感情和內心活動。高度頌揚了那些視死如歸、堅忍不拔的愛國主義者;無情鞭撻了那種苟且偷生的人。向成千上萬的肯尼亞人提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敏感問題:是為尊嚴和自由而鬥爭呢?還是接受基督教思想逆來順受呢?這是每一個肯尼亞人必須正視的問題。本書也把穆戈最後的懺悔視為一種敢於自我否定的行動,是一個人贖罪和道德上新生的開端。從這種意義上講,這種行動也是「一粒麥種」能夠生出許多新生的果實來。本書以其成熟深刻的思想和人生哲學觀、老練複雜的藝術構思,贏得世界文壇的讚譽。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