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訴衷情.》五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訴衷情.》五首

作品名稱:《訴衷情.》五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安石

《訴衷情.》五首是北宋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之一。

正文

訴衷情·常時黃色見眉間

常時黃色見眉間,松桂我同攀。

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餌金丹。

憐水靜,愛雲閒,便忘還。

高歌一曲,岩谷迤邐,宛似商山。

訴衷情·練巾藜杖白雲間

練巾藜杖白雲間,有興即躋攀。

追思往昔如夢,華轂也曾丹。

塵自擾,性長閒,更無還。

達如周召,究似丘軻,祗個山山。

訴衷情·茫然不肯住林間

茫然不肯住林間,有處即追攀。

將他死語圖度,怎得離真丹。

漿水價,匹如閒,也須還。

何如直截,踢倒軍持,贏取溈山。

訴衷情·營巢燕子逞翱翔

營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碧雲舉翮千里,其奈有鸞皇。

臨濟處,德山行,果承當。

自時降住,一切天魔,掃地焚香。

訴衷情·莫言普化祗顛狂

莫言普化祗顛狂,真解作津梁。

驀然打個斤斗,直跳過羲皇。

臨濟處,德山行,果承當。

將他建立,認作心誠,也是尋香。[1]

作者生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2]

主要作品

著作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文學作品。

參考資料

  1. 王安石詩詞全集 《訴衷情.》五首 詩詞名句網  
  2. 王安石,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