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梧桐雨》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

《梧桐雨》是元代白樸撰寫的雜劇劇本。據元人鍾嗣成《錄鬼簿》載,全名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天一閣本、孟稱舜本、《說集》抄本、曹棟亭本等 《錄鬼簿》及明人朱權 《太和正音譜》,皆題元白樸撰。這部雜劇無單行本,收入明人戲曲選集中,今存臧晉叔編《元曲選》本、孟稱舜編 《酹江集》本、脈望館校 《古名家雜劇》本、顧曲齋刊 《古雜劇》本、繼志齋刊 《元明雜劇》本及1978年顧肇倉選注 《元人雜劇選》本。

  白樸,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傳見 《牆頭馬上》 條。

  《梧桐雨》是4折1楔子的北雜劇,描寫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悲劇。作者根據白居易《長恨歌》及《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中的記載,兼采唐、宋時小說、野史資料,如陳鴻 《長恨歌傳》、樂史 《太真外傳》等,又參看宋金院本、雜劇 《擊梧桐》、《玉環》、宋元間戲文 《馬踐楊妃》等,點染而成此劇。他刪去了《長恨歌》中求仙的情節,創造性地增入一些新內容,將它寫成悲劇,而且是元雜劇中比較純正的悲劇。[1]

《梧桐雨》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作品通過對唐明皇、楊貴妃愛情悲劇的描寫,既譴責了上層統治者酒色誤國殃民的罪過,也曲筆反映了由於元朝統治者野蠻征服給中原廣大人民造成的離亂之恨,同時更抒發了作者幼侄喪亂,親人離散,倍嘗屈辱,一直在心頭鬱結着的種種悲苦。一種易代之後,漢族文人因山河變色產生的沉淪之感,潛在的民族意識流露在劇中,觸發人們聯想。

  《梧桐雨》不僅是白樸的傑作,也是元曲中上乘之作。作品以唐明皇為主角,從政治生活和宮廷生活交叉入手,互相獨立,互為制約。前兩折寫釀成安史之亂的原因,後兩折通過唐明皇對往事之追悔,對楊貴妃之深切懷念,加強悲劇效果。因為此劇是「末本」,楊貴妃只是陪襯人物,故形象較為單薄。劇本結構比較嚴謹。清梁廷枏《藤花曲話》將其與洪升《長生殿》加以比較,贊雲: 「《長生殿·驚變》折,於深宮歡燕之時,突作國忠直入,草草數語,便爾啟行,事雖急遽,斷不至是;《梧桐雨》則中間用一李林甫得報、轉奏、始而議戰,戰既不能,後定計幸蜀,層次井然不紊。」此劇之所以感人,不僅在故事情節,關目工巧,更因其曲文優美清麗,淒楚動人,尤其是在結尾時所描繪的淒冷、清絕而又令人孤寂、迷惘、悽惻的意境,表現了一個人在夢醒之後無路可走的絕望心情,催人淚下。《梧桐雨》問世後,對元王伯成《天寶遺事諸宮調》、明吳世美《驚鴻記》、屠隆《彩毫記》等傳奇均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尤其是對洪升 《長生殿》傳奇,更有積極影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