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盡誅所與謀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盡誅所與謀者》

原文

於是乃遣淮南王,載以輜車[1],令縣以次傳[2]。是時袁盎諫上曰[3]:「上素驕淮南王,弗為置嚴傅相[4],以故至此。且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霧露病死[5],陛下為有殺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復之[6]。」縣傳淮南王者皆不敢發車封。淮南王乃謂侍者曰:「誰謂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驕故不聞吾過至此,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7]!」乃不食死。至雍,雍令發封,以死聞[8]。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願陛下自寬。」上曰:「為之奈何?」盎曰:「獨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諸縣傳送淮南王不發封饋侍者,皆棄市[9]。乃以列侯葬淮南王於雍,守冢三十戶。

段意

寫朝廷對淮南王謀反的處置情況和淮南王的死。朝廷把參與謀反的人全部殺掉,以郵傳方式遣發淮南王。淮南王不食而死,他自認這不是勇的表現,而是因為驕橫得不知己過的結果,他不肯悒鬱苟活。而文帝為脫「殺弟」之責,以「不發封饋侍」為罪名,處死了各縣有關傳送淮南王的人。

注釋

  [1]輜(zi)車:有帷幔布蓋的檻車,即保密的囚車。

  [2]令縣以次傳:命令所經過的縣用郵傳方式依次載送。

  [3]袁盎(?—前148):即爰盎,字絲,楚人,西漢大臣。

  [4]弗為置嚴傅相:沒有配置嚴格的輔臣相助。

  [5]臣恐卒逢霧露病死:我怕他在途中被陰霧寒露所襲而病死。

  [6]吾特苦之耳,今復之:我有意叫他吃點苦頭,(使他悔改)馬上就要放他回來的。

  [7]誰謂乃公勇者等句:「誰說你們主公是勇敢的人?我何來的勇啊!我因驕縱而不明自己過錯到了這般地步,人生一世,怎麼能這樣悒鬱地度過呢!」邑:同「悒」,煩悶不安。

  [8]至雍句:到了雍縣,縣令打開檻車封幔,將(劉長)死訊上報給皇帝。雍,縣名,在今陝西鳳翔南。

  [9]上即令丞相句:漢文帝就命令丞相、御史搜捕拷問各縣傳送淮南王而不打開檻封供應飯食細加服侍的那些人,並都判處了棄市的刑罰。[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