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淳于司馬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淳于司馬病》

原文

「當病迵風。迵風之狀,飲食下嗌輒後之[2]。病得之飽食而疾走。」淳于司馬曰:「我之王家食馬肝,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3],驅疾至舍,即泄數十齣[4]。」臣意告曰:「為火齊米汁飲之,七八日而當愈。」時醫秦信在旁[5],臣意去,信謂左右閣都尉曰[6]:「意以淳于司馬病為何?」曰:「以為迵風,可治。」信即笑曰:「是不知也。淳于司馬病,法當後九日死。」即後九日不死,其家復召臣意。臣意往問之,盡如意診。臣即為一火齊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診其脈時,切之,盡如法[7],其病順[8],故不死。

段意

記病案之二十:齊國淳于司馬患病,倉公切脈診斷為迵風病,病因是飽餐後快跑,飲火齊米汁可痊癒。病人自述得病經過和症狀與倉公診斷完全相符。但醫生秦信卻認為其預後不正確,斷言病人九日後當死。病人九日未死,再召倉公,飲以火齊米汁後,七八日病癒。

注釋

  [1]淳于司馬:姓淳于的司馬。司馬:官名,為中級武官。

  [2]下嗌(yi):下咽。後之:瀉出去。

  [3]走去:跑開。

  [4]出:番,量詞。

  [5]時:當時。醫:醫生。秦信:人名。

  [6]閣都尉:姓閣的都尉。都尉:地方武官。

  [7]盡如法:完全符合該病的脈象。

  [8]其病順:他的病(與脈象)相順應。[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