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紀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節自 《五帝本紀》) 太史公曰①: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②。然 《尚書》 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③。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 及 《帝系姓》④,儒者或不傳。
原文
(節自 《五帝本紀》)
太史公曰①: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②。然 《尚書》 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③。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 及 《帝系姓》④,儒者或不傳。
余嘗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⑤,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余觀《春秋》、《國語》,其發明 《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第弗深考⑥,其所表見,皆不虛。
《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⑦。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譯文
太史公說: 學者們大多稱述五帝,這已經由來已久了。然而,《尚書》 只記載了唐堯以後的事。百家所說黃帝之事,文詞很不雅順,就是士大夫中有見識的人,也很難斷定其真假。孔子傳述的 《宰予問五帝德》和《帝系姓》兩篇,讀書人中有些人不肯傳述。
我曾經西到崆峒山,北過涿鹿縣,東達渤海,南渡淮水長江。所到之處,長老們都一一稱說黃帝、堯、舜活動過的地方,這些地方的風俗教化確實與眾不同。總之,只要不與古文所記相差很遠,似乎是可信的。我看《春秋》、《國語》二書所記之事與 《五帝德》、《帝系姓》 兩篇所記有明顯的一致性,只不過,沒有深入考究,但它們所記載的事實都是真實的。
《尚書》 殘缺脫漏由來已久,其散失之事,倒時時在其他書中看見。如果不好學深思,不知書中用意,是很難同淺見寡聞之人講清的。所以,我綜合了諸子百家的書,編定撰論次序,選擇那些可靠的說法,作成 《本紀》,放在十二本紀的開頭,即全書第一篇。
鑑賞
這是太史公司馬遷為遠古的 「人君」 五帝所寫的贊語。漢代初年五帝的事跡已經不詳,史書雖有記載,卻又語焉不詳。為了弄清史實真相,作者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達渤海,南渡江淮,進行實地考察,又從《春秋》、《國語》進行發掘,發現民間傳說五帝之德政與古籍所載有明顯的一致性。為此,作者綜合諸子百家之書,挑選那些有事實依據的說法,寫成《五帝本紀》,放在全書之首。這段「贊」語表明了作者司馬遷撥亂反正、重實去偽的史學觀,同時說明寫作 「五帝本紀」 的緣由。故程金造先生在《史記管窺》 中說: 「太史公著《五帝本紀》題於全書,又首始黃帝,實是以此篇著出其撥亂反正的具體事實,以成其 『一家之言』,為其全書所述的數千年史事,建立下國家治平的根本原則。」 此評是很恰當的。[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