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魏道明

增加 1,98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small>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司法部秘書長 <b>1927-1928</b></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司法行政部部長 <b>1928-1930</b></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南京市長 <b>1931年4月—1932年1月</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行政院秘書長 <b>1937.09.09-1941.12.27</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駐法國大使 <b>1941.12.27-1942</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立法院副院長 <b>1946-1947</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駐日本大使 <b>1964-1966</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總統府資政 <b>1971-1978.05.18</b></li>
</ul>
</small>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 魏道明 (1899 ]](生1899 年10月28日-1978年5月18日 歿 ),字伯聰,[[江西省]][[九江府]][[德化 ]](今[[江西省]][[九江市]][[柴桑 ]])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官]] 。早年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在[[上海]]從事律師事務。1927年任國民政府司法部主席秘書。同年冬任司法部次長、代理部長兼建議委員會常務委員。1928年任司法行政部部長。1930年任南京特別市市長。1935年任《時事新報》、《大陸報》、《大晚報》總經理。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行政院秘書長。1941年任駐法國大使。1942年任駐美國大使。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長。1947年任[[臺灣]]省政府首任省主席。後赴南美洲和美國等地進行考察。1954年回到[[臺灣]]。1963年任[[臺灣]]駐日本大使。1966年任“外交部部長”。1978年5月18日在臺北病逝 。</p>
</div>
==生平== ===早年生涯===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早年生涯'''<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19年, [[ 魏道明 ]] 赴[[法國]]留學。1925年,畢業獲[[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是首位中國留法博士,論文為《中國[[ 票據]] 論》(Le chèque en Chine)。1925年偕[[鄭毓秀]]返回中國,兩人在[[上海]]公共租界開設律師事務所。1927年,任[[南京國民政府]]司法部主任秘書。1928年,升任司法部(該年司法部更名為“司法行政部”)次長、部長。1930年,任南京特別市市長。1931年赴[[歐洲]],向各國說明[[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真相。</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35年,魏道明回國,任[[孔祥熙]]的《時事新報》、《大陸報》、《大晚報》社總經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魏道明出任[[行政院]]秘書長。</p>
'''駐美國大使'''<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1年,魏道明被任命為[[中國駐法國大使]],但未到任。1942年,魏道明接替[[胡適]]出任[[中國駐美國大使]]。</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3年1月1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華盛頓]]簽訂平等條約《中美新約》,宣佈廢除美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3月17日,國民政府特派駐美大使魏道明為互換中美條約本全權代表。1944年,魏道明參加[[敦巴頓橡樹園第二次會議]]。1945年,參加三藩市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1946年,兼任聯合國遠東委員會副主席,參與制定對日本的政策。</p>
'''[[臺灣省主席]]'''<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6年7月,魏道明回國出任[[立法院]]副院長。1947年2月,[[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蔣宣示處理方針。臺灣形勢一片緊張。4月22日,[[蔣介石]]主持[[行政院]]第784次例會,以臺灣事變既平,[[陳儀]]引咎請辭[[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4月,撤銷[[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為[[台灣省政府]],以魏道明為[[台灣省政府主席]]。</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7年5月15日,魏道明抵達台灣。5月16日,臺灣省政府成立。5月17日,魏道明主持第一次臺灣省政府會議,臺灣省政府委員13人出席。依照《省政府組織法》,臺灣省政府的機構編制為六個廳處,包括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建設廳,以及秘書處、會計處,吸納了許多臺灣籍精英延攬[[杜聰明]]、[[林獻堂]]等人擔任省政府委員、[[徐慶鐘]]任農林處長、[[王民寧]]任警務處長、[[李連春]]任糧食局長、[[顏春輝]]任衛生處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6月2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魏道明命令全省軍事演習,並實行戒嚴。6月下旬,魏道明在[[臺灣省參議會]]一屆三次大會上發表施政報告稱:“ 省政問題,雖然是千頭萬緒,亟待解決者很多,然而在省政府成立之際,吾人覺得最急迫者,即是因二二八事變所產生非常狀態之復原。”魏道明致力清除陳儀施政流弊,立即取消戒嚴,結束了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解除交通管制。[[白崇禧]]、魏道明循司法途徑處理二二八事件人犯,約束軍隊、員警、憲兵的濫捕濫殺,對二二八事件人犯採取寬大政策。魏道明支持推動自由經濟體制,公營事業開放民營,改組專賣局為公賣局,整頓專斷政策及公賣商品數量,又改組貿易局為物資調節委員會,整頓商品銷售流通事宜及應付私人企業需,此二改組機構增加大量臺灣私有企業數量,提供臺灣本地商人更自由穩定經商環境,獲得臺灣籍資本家的支持。</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此外,魏道明加速整理重建戰後的台灣,重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台南孔廟]],強化台灣與[[中國大陸]]各方面的連結。由於臺灣重建需大筆資金,且受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波及,魏道明不得不大量發行[[台幣]],加速了物價暴漲。但臺灣經濟總算得以維持。</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魏道明為台灣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7年12月4日,當時[[廖文毅]]、[[廖文奎]]等[[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及[[美國]]政界部分人士認為臺灣應交由[[聯合國]]進行[[託管]],受美國保護;[[邱永漢]]等人則向聯合國寄出「決定台灣未來地位時,應訴諸[[公民投票]]」的請願書,具有外交背景的魏道明在[[臺灣省參議會]]作施政報告,駁斥臺灣託管論。</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8年5月28日,發生[[新店溪橋燒車事故]]。年底,蔣中正宣佈下野之前,於12月29日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已在臺灣待命的陳誠隨即取代魏道明,接管臺灣省政府事務。</p>
'''晚年生涯'''<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8年底去職後,魏道明移居[[香港]]。[[朝鮮戰爭]]期間,曾請求返回臺灣,被蔣介石拒絕,在此期間流亡至[[法國]][[巴黎]]。1951年9月,遷居[[烏拉圭]]。1953年10月返回臺灣,未被委以任何新職務。據說,魏道明此次回臺灣是因為1954年中華民國將舉行[[第二屆總統選舉]],當時[[孔祥熙]]有意競選副總統,魏道明受託從美國回到台灣窺察行情。但[[孔祥熙]]的意圖遭到[[蔣經國]]和[[陳誠]]強力否決。1954年9月初,魏道明又以送妻子[[鄭毓秀]]治病為由飛往[[美國]]。3 個月後,魏道明再回臺灣。</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9年,魏道明出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顧問,1964年出任[[駐日本大使]]。1966年回國,接替[[沈昌煥]]出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 擔任部長期間,每年均親往[[紐約]][[聯合國總部]],為維護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進行外交戰。</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1年,魏道明辭去外交部長職務,轉任[[總統府資政]]。</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8年5月18日,魏道明在[[臺北]]病逝,享年78歲。</p>
</div>
===駐美國大使===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1年</b>,[[魏道明]]被任命為[[中國駐法國大使]],但未到任。</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2年</b>,[[魏道明]]接替[[胡適]]出任[[中國駐美國大使]]。></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3年1月11日</b>,[[中國]]駐[[美國]]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華盛頓]]簽訂平等條約《中美新約》,宣佈廢除美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3月17日,國民政府特派駐美大使魏道明為互換中美條約本全權代表。1944年,魏道明參加[[敦巴頓橡樹園第二次會議]]。</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5年</b>,參加三藩市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6年</b>,兼任聯合國遠東委員會副主席,參與制定對日本的政策。</li>
</ul>
</div>
 
===臺灣省主席===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6年7月</b>,[[魏道明]]回國出任[[立法院]]副院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7年2月</b>,[[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蔣宣示處理方針。臺灣形勢一片緊張。4月22日,[[蔣介石]]主持[[行政院]]第784次例會,以臺灣事變既平,[[陳儀]]引咎請辭[[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4月,撤銷[[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為[[台灣省政府]],以魏道明為[[台灣省政府主席]]。</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7年5月15日</b>,[[魏道明]]抵達[[台灣]]。5月16日,[[臺灣]]省政府成立。5月17日,[[魏道明]]主持第一次臺灣省政府會議,[[臺灣省]]政府委員13人出席。依照《省政府組織法》,臺灣省政府的機構編制為六個廳處,包括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建設廳,以及秘書處、會計處,吸納了許多臺灣籍精英延攬[[杜聰明]]、[[林獻堂]]等人擔任省政府委員、[[徐慶鐘]]任農林處長、[[王民寧]]任警務處長、[[李連春]]任糧食局長、[[顏春輝]]任衛生處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0px;"></b>6月2日,台灣省政府主席[[魏道明]]命令全省軍事演習,並實行戒嚴。6月下旬,[[魏道明]]在[[臺灣省參議會]]一屆三次大會上發表施政報告稱:“ 省政問題,雖然是千頭萬緒,亟待解決者很多,然而在省政府成立之際,吾人覺得最急迫者,即是因二二八事變所產生非常狀態之復原。”魏道明致力清除陳儀施政流弊,立即取消戒嚴,結束了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解除交通管制。[[白崇禧]]、魏道明循司法途徑處理二二八事件人犯,約束軍隊、員警、憲兵的濫捕濫殺,對二二八事件人犯採取寬大政策。魏道明支持推動自由經濟體制,公營事業開放民營,改組專賣局為公賣局,整頓專斷政策及公賣商品數量,又改組貿易局為物資調節委員會,整頓商品銷售流通事宜及應付私人企業需,此二改組機構增加大量臺灣私有企業數量,提供臺灣本地商人更自由穩定經商環境,獲得臺灣籍資本家的支持。</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0px;"></b>此外,[[魏道明]]加速整理重建戰後的台灣,重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台南孔廟]],強化台灣與[[中國大陸]]各方面的連結。由於臺灣重建需大筆資金,且受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波及,魏道明不得不大量發行[[台幣]],加速了物價暴漲。但臺灣經濟總算得以維持</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7年7月19日</b>,國民政府派魏道明為台灣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7年12月4日</b>,當時[[廖文毅]]、[[廖文奎]]等[[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及[[美國]]政界部分人士認為臺灣應交由[[聯合國]]進行[[託管]],受美國保護;[[邱永漢]]等人則向聯合國寄出「決定台灣未來地位時,應訴諸[[公民投票]]」的請願書,具有外交背景的魏道明在[[臺灣省參議會]]作施政報告,駁斥臺灣託管論。</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8年5月28日</b>,發生[[新店溪橋燒車事故]]。年底,蔣中正宣佈下野之前,於12月29日任命[[陳誠]]為臺灣省政府主席。已在臺灣待命的陳誠隨即取代魏道明,接管臺灣省政府事務。</li>
</ul>
</div>
===晚年生涯===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48年底</b>去職後,魏道明移居[[香港]]。[[朝鮮戰爭]]期間,曾請求返回臺灣,被蔣介石拒絕,在此期間流亡至[[法國]][[巴黎]]。</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51年9月</b>,遷居[[烏拉圭]]。</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53年10月</b>返回臺灣,未被委以任何新職務。據說,魏道明此次回臺灣是因為1954年中華民國將舉行[[第二屆總統選舉]],當時[[孔祥熙]]有意競選副總統,魏道明受託從美國回到台灣窺察行情。但[[孔祥熙]]的意圖遭到[[蔣經國]]和[[陳誠]]強力否決。</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54年9月初</b>,魏道明又以送妻子[[鄭毓秀]]治病為由飛往[[美國]]。3 個月後,魏道明再回臺灣。</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59年</b>,魏道明出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顧問。</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64年</b>出任[[駐日本大使]]。</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66年</b>回國,接替[[沈昌煥]]出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擔任部長期間,每年均親往[[紐約]][[聯合國總部]],為維護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進行外交戰。</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71年</b>,魏道明辭去外交部長職務,轉任[[總統府資政]]。</li>
<li><b style="margin-right:10px; margin-left:5px;">1978年5月18日</b>,魏道明在[[臺北]]病逝,享年78歲。</li>
</ul>
</div>
 
==榮譽==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大十字級[[秘魯太陽勳章]] <b> (1969年1月13日)</b></li>
</ul>
</div>
==家庭==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第一任妻子:[[鄭毓秀]] <b> (1891年-1959年)</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第二任妻子:榮輯芙。1962年,魏道明娶[[榮毅仁]]的妹妹榮輯芙女士為續弦。</li>
</ul>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