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增加 1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塞隆勒拉山谷的长草平原是公园总部所在地,大部分的旅馆和野营地也集中在此。塞隆勒拉集中了全非洲最多的[[狮子]]和[[猎豹]]。沿着河谷而行,不管你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到本地的野生动物风光。这里也是全塞伦盖蒂最好的观赏[[美洲豹]]、[[河马]]、[[鳄鱼]]和[[大象]]的地区之一。越过塞隆勒拉,就来到了西部和北部走廊,这里比塞伦盖蒂的其他地方更为原始、荒凉,来访的游客也比较少,一般都是在某个适当的季节追随迁徙的野生动物而来的。
走廊是中部 [[ 塞伦盖蒂 ]] 地区的延伸带, [[ 格鲁米提河 ]] 从它遍布着陡峭丘陵的平原上蜿蜒流过,河的两岸分布着灌木丛和森林。北部走廊属于偏远地区,从那儿可以到风景秀丽的罗伯地区,它还通向 [[ 肯尼亚 ]] 边境和边界线那头的 [[ 马赛 ]] ——玛拉生态区。
经常听人们说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游客太多,当然,如果你想拥有一次完美的野外体验,你自然得知道该如何适当安排你的塞伦盖蒂之行。确实如此,人们往往把旅游期分成几段,在塞伦盖蒂、 [[ 恩戈隆戈罗 ]] [[ 曼亚拉 ]] [[ 塔朗吉尔 ]] 这几个公园里各玩上几天,这就意味着旅行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建有公路的地区。而你要知道。塞伦盖蒂的大片土地都是荒僻而人烟罕至的,真正热爱旅行的人们会很高兴地去那些纵深地区,那种感受才真是棒极了!
==公园生物圈==
大型食肉动物——土壤
归根结底,你身处的这个平原上有生命的东西就唯有草和大型哺乳动物。如果你是在2月的某一天来到塞伦盖蒂平原,你可以看到四周巨大的兽群。在这个极为简单的环境里,存在着大得令人难以相信的生物集合——广袤的草原、大型食草动物及其一旁的捕食者。在初次体验到这种单纯性的时候,你禁不住会被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运作规律所折服。这种生命的力量是如此强烈,如此震撼,如果要想有效地说明这种力量,那我们只能说:它使 [[ 非洲 ]] 其他所有大野生动物公园看起来都像是贫瘠的荒地。不过,当我们在旱季回到同样的地点时,你会发现它看上去也是一片荒地。
根据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特色,下面我要重点介绍的是:
一、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吃草。塞伦盖蒂真正的奇观并不仅仅在于每年一次长途跋涉的巨大的 [[ 牛羚 ]] 群,还在于种类各异的食草动物的组合方式。虽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食草技巧,但它们却能联合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割草机”。所有生活在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都为三种最主要的欲望所驱使:
下面我们就来依次看看这三点,以更好地了解食草动物。
2.跑得快 奔跑速度快的动物在被敌人追捕时显然占优势,但是很明显,速度快和体型大是互相矛盾的。一般说来,食草动物的体型越小,它一般也就越依赖于速度,以便于从捕猎者的手中逃脱。在奔跑中能急速转弯同样也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本领。
3.成群结队 食草动物所处的集体很可能是在某个 [[ 子]] 群或一伙 [[ 鬣狗 ]] 的领地上。也许哪一天这个团体中注定有一个成员会被拖走,但从几率来看不一定就是充满担心的那个个体,如果它的体型和这个团体中的牛羚或者斑马差不多大,站在兽群里的它就不会成为食肉动物更大的目标。聚合成群显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意,因为这样不仅仅是可以不被敌人过多地注意到自己,还可以和同伴们一起来用集体的力量保护自己。
4.有敏锐的感觉 食草动物并不以其拥有各种灵敏的感觉而著名。它们大多数都只是某种感官格外敏锐,而其他几种则相当迟钝。相对于它们的捕食者而言,食草动物在这方面显得非常可怜(例如,猫科动物就拥有一套高度协调的感觉系统。)虽然如此,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某些方面的敏锐的感觉在躲避捕食者时也是能起明显作用的。牛羚的嗅觉非常敏锐,它们不仅能闻到捕食者的气味,还能察觉远方的雨水。斑马则拥有绝佳的视力。[[汤姆森瞪羚]]和[[格兰特瞪羚]]也因其具有极好的听力而闻名于世。
食草动物的第二个预定任务是找到最好的牧草。即使是在最好的季节和最有利的情况下,在如此庞大的同伴的众目睽睽下,草料也是相对匮乏的食物,如果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必须尽可能地去吃品质最好的牧草。因为它们知道,最羸弱的食草动物总是最先被捕食者生吞活剥的。因此得到质量好的牧草,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绝顶的重要。
1.四处游荡寻找牧草:关键的一点是如何排除食物寻找过程中的偶然因素。草类的生长显然是有季节性的,它在一年中各个时期的分布也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必须遵循这个模式,才能找到牧草。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大象的惊人记忆力是举世闻名。 [[ 斑马 ]] 同样也是公认的记忆超群的动物。据说食草动物的迁徙方向是由牛羚和斑马彼此合作而决定的:前者运用嗅觉侦察出雨水的方向,由此开始迁徙行动;接着由斑马回想头年的迁徙路线。我们的观察和所看到的证实了这一点,当时由于11月的雨水迟迟不下,一切都变得糟糕起来,[[牛羚]]和[[斑马]]最后因为相互厌恶而结束了它们的盟友关系。斑马仍在原地等待着记忆中的雨水,斑马相信雨水终究会到来:而可怜又有些愚蠢的牛羚则在这条路上陷入了漫无止境的徘徊。
2.吃其它食草动物留下来的草:寻找最好的牧草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吃其他动物没有碰过的植物或植物的某些部分。这种方法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不过它却能有效地减少动物间的竞争,使你活得更容易一些。以极端的方式采用这种策略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它不仅吃那些大多数食草动物都吃不到的那些长在高处的植物,而且还以不被大家青睐的阿拉伯洋槐为食,那上面长长的刺可是能毁掉许多技术不够纯熟的嘴的。不过对塞伦盖蒂平原上的大多数动物来说,这可能是比较高级的解决方案而很难仿效。所以食草动物们的食草技巧形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其为“食草演替”。
“食草演替”发生在林区边缘地带,那里最大的食草动物 [[ 大象 ]] 会对植物造成一场“浩劫”——它们推倒小树,踩倒灌木丛,践踏一大片草地。如果大象数量太多,它们就会把森林地区向后推,开辟新的草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部走廊地区已经承受了大象这种行为的后果,那里的大象种群大幅度增加,据推测可能是从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外的非保护地涌入的,因为它们在那儿很容易被偷猎者捕杀。
“食草演替”接下来的就是水牛和河马,它们也会吃掉和践踏森林和河流边缘地带的大片草地。在类似地区居住的还有大型羚羊,如 [[ 转角羚羊 ]] [[ 东非狷羚 ]] [[ 黑斑羚 ]] 。当它们开始在这些森林和河流的过渡地带走来走去(100公里范围内)寻找水源和牧草的时候,就预示着大迁徙的即将到来。
==动物领袖==
我们再来谈谈塞伦盖蒂真正的食草动物领袖——牛羚和斑马了。塞伦盖蒂生态系统拥有120万多只牛羚和20万多只布歇尔斑马(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数据,下同)。这些动物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它们把对塞伦盖蒂的所有要求都押在它的中部市场(那大片的草原)上了,同时凭着它们的全套本领(包括各种食草技巧),赢得那要求并不高的鲜美食物。
牛羚和斑马的食草习性完全不同。牛羚就像牛一样属于反刍动物,喜好品质优良的草料。然而斑马更像马,能够接受质量较差的牧草,不过食量却要比牛羚大。以单个的个体而言,斑马在相同时间内所消耗的草料是牛羚的两倍。它们的食草方式也截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 [[ 牛羚 ]] 是先用下前齿和上颚垫夹住草,把它扯断,立即吞下去,以后再花时间慢慢地反刍咀嚼。牛羚的这一技术使它吃草的速度比任何对手都快。斑马则是用它锋利的上前齿和下前齿先把草切断,接着用臼齿嚼碎,然后再把它吞下去。而其它小型食草动物,诸如格兰特瞪羚和汤姆森瞪羚。它们较小的嘴巴使它们专以牛羚和斑马留下来的短草为食。
很显然地,塞伦盖蒂的所有动物都努力使自己能成功地繁育后代,但其中只有牛羚才是真正地精雕细琢,把它设计成了一项艺术——它们把发情期和产犊期精确地结合在一起,正好在矮草平原的雨季到来的时候发生,这对于维持它们虽然绝对数量不断减少但依然是最庞大的种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肉动物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块巨大的运动的肉(指迁徙过程中的食草动物)。主要食肉动物的比赛成绩名次如下:
1、 [[ 秃鹫 ]] 2、 [[ 鬣狗 ]] 3、 [[ 狮子 ]] 4、 [[ ]] 5、 [[ 猎豹 ]] 这些食肉动物在如何捕猎方面都各有各的策略。
[[秃鹫]] 即使是最粗略的调查,从秃鹫的生活方式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善良而有益的动物。然而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数不尽的秃鹫被人们射杀、诱捕或毒死。由于时常看到成群的秃鹫围着绵羊或小牛的尸体进食,因此人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种鸟是食肉动物(捕食者)。实际上,秃鹫只是食腐动物而已,它们的重要职责就是清除腐烂的动物尸体,这也是自然界中必要的再循环过程。秃鹫和鹰(有尖锐的爪)不同,它们自己并不捕杀猎物,虽然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处于绝望或饥饿状态的秃鹫会捕捉弱小的动物为食。
===动物大迁徙===
在塞伦盖蒂草原上发生的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景观,动物们靠迁徙的方式找寻水源和牧草。从空中俯瞰,迁徙的场面尤为壮观--每年大约有150万只牛羚和斑马会在塞伦盖蒂大范围地巡游一周,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隆隆作响的割草机在草原上一扫而过,还给大地的是平均每天450吨的粪便。除了牛羚和斑马是这个舞台的主角以外,走在这条迁徙路上的还有约30万只 [[ 汤姆森瞪羚 ]] 和3万只 [[ 格兰特瞪羚 ]] 。不断壮大的迁徙队伍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浩浩荡荡的兽群。
塞伦盖蒂因为拥有独一无二的地质和气象环境而出名,它造成了带有显著时间差的草类生长的季节性分布,这就是藏在食草动物一年一度的迁徙活动背后的推动力。
当旱季到来时,迁徙队伍从南部平原移到北部林地,并在那里逗留几个月。当雨季又重新开始时,牛羚又回到南部平原,准备产仔。在这个永无止境的追求好牧场的过程中,迁徙路线每年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还会进入西部走廊,甚至越过公园的东部边界。
在漫长的旅途中,动物们将经过塞伦盖蒂的三个主要的栖息地-- —— 南部草原(包括矮草原和长草原),北部林地,以及 [[ 格鲁米提 ]] [[ 塞隆勒拉 ]] [[ 玛拉 ]] 的河边地区。
[[牛羚]]为了满足它们的口腹之欲,不得不比其他迁徙动物走得更远。在超过120万只的牛羚跋涉大约1000公里土地的同时,30万只斑马则抄了近路,每年只需走600公里的路程。跟着迁徙队伍来到平原的小汤姆森瞪羚,当大部队离开后,它们却留了下来,因此它们的迁徙之路也最短,每年大概只有300公里。
722,7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