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仫佬族

增加 6,82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仫佬族''' | 图像 = File:仫佬族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2.cxtuku.com/00/01/30/b015c892bb93.jpg 原图…”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仫佬族'''
| 图像 =
[[File:仫佬族1.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2.cxtuku.com/00/01/30/b015c892bb93.jpg 原图链接] [http://www.cxtuku.com/pic_130015.html 来自创想图库]]]
| 图像说明 = '''仫佬族''' |center
}}
'''仫佬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数据显示,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其余散布在[[宜州]]、[[融水]]、[[柳城]]、[[忻城]]、[[都安]]、[[柳江]]、[[环江]]、[[金城江]]等县(自治县、区)及[[柳州]]市郊。

仫佬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非常接近。

== 宗教信仰<ref>[http://www.minzu56.net/mlz/wh/2228.html   仫佬族信仰的宗教 ]新浪,2011-11-06</ref> ==
仫佬族没有统一的宗教,由其先民的自然崇拜,发展到信仰多神。过去仫佬族地区佛寺众多,即信佛教,又信道教。在道教之中又分茅山教和梅山教两种。仫佬族信仰多神,十分复杂,有家神和外神两种,这是仫佬族地区科学技术没有完全普及的缘故,人们过去对自然界许多现象,对人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迷惑不解,于是把美好、善良的愿望寄托于鬼神的意志。

== 起源和历史<ref>[https://www.y5000.com/whjc/45195.html  历史悠久的仫佬族的起源由来 ]中国历史网,2019-07-21</ref> ==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历史上并未把仫佬族当成一个民族看待,1953年8月30日经过民族识别,仫佬族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 服饰特点<ref>[https://www.xingzuo360.cn/56geminzu/mulaozu/267087.html   仫佬族服装有哪些的特点和特色 ]360星座网,2017-07-10</ref> ==
仫佬族人民衣着简朴,服色尚青。

仫佬族男子都穿对襟无领上衣、长裤,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长裤,下穿草鞋。老年人常戴硬沿平顶碗帽,青壮年多戴瓜皮碗帽或扎青布头巾,小孩喜戴无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质的小佛象、小铃铛。

一般妇女都穿大襟上衣,长裤,在家多跣足,赶圩则穿草鞋。年老妇女腰上都束青色围裙,系带用黑白相间的棉线织出精致的几何图案,裙边还用抽纱拧线编成网状花纹,朴素而雅观。

== 建筑特点<ref>[https://www.xingzuo360.cn/56geminzu/mulaozu/270597.html  仫佬族建筑特色 ]360星座网,2017-07-24</ref> ==
[[File:仫佬族2.jpg|缩略图|right|[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7/0921/1505977881570597.jpg 原图链接] [http://www.naic.org.cn/html/2017/gjjy_0921/22460.html 来自中国民族建筑网]]]
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墙基以火砖砌成。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地炉旁常有一小水坛,内加满水,借助地炉起到加热作用,热水可供日常使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炉建于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中。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中用砖砌好炉子,炉旁安放一个大水坛,坛口与地炉口都略高于地面,以避污水流入。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块活动的板子。炉子除掏灰的炉门外,以及坛子的周围,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还得打上三合土。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总有热水。除随时可架锅做饭外,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舒适温暖。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非常方便。因为仫佬族地区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十分普遍。

== 传统节日<ref>[https://www.threetong.com/huangli/nongli/17827.html##1  仫佬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起名网,2016-08-27</ref> ==
'''二月社'''

二月社也叫祭社王或春祭,这是仫佬族一种集体崇拜仪式,以冬为单位进行,具体日期看历书决定。据说社王能保禾苗丰收,因此为仫佬人民所崇敬,二月祭社的目的就是祈求社王保佑五谷丰登。

二月社还有报丁的风俗,即凡在同年内生儿子的各家各户,都要联合起来买鸡买肉,在当年社日的前夜祭供社王,目的是向社王报告家里增添了人丁。报丁只限于报男孩,生女孩不需报。

'''依饭节'''

依饭节也叫喜乐愿,三年一大庆,两年一小庆,是仫佬族人民特有的盛大节日。每逢卯、未、亥(有些村是丑、辰、未、戊)之年,于立冬后吉日举行,大庆是全宗族集体参加,小庆则一家一户进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走坡节(坡会)'''

仫佬族青年传统社交节日。又称坡节、坡会、后生节。一般在春节期间和中秋节前后择日举行。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群来到预约的峒场或山坡上,对唱山歌,结交友情,寻找情侣。初次相会对唱《相逢歌》,告别时,赠送毛巾、布鞋等随身带的小礼物;第二次对歌相逢,彼此称双;第三次相逢对歌改称旧。通过多次对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结同年,相爱定情。现代走坡又增添了球赛、下棋等活动内容。

== 饮食文化<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aboutchina/mlz/2009-09/01/content_18441551.htm   仫佬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网,2009-09-01</ref> ==
仫佬族以稻米为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辅之。稻米有籼米和糯米,粘米作为日常的正餐,糯米作为节日的食品原料。
仫佬族的饮食也离不开酸和辣。在仫佬山乡,无论是哪一家,酸食和辣食都是少不了的。其酷嗜酸辣的饮食习惯以构成了仫佬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颇有研究价值。

== 相关视频 ==
'''仫佬族情景舞蹈'''
<center>{{#iDisplay:page/c0522n6jrwb |700|500|qq}}</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分類 [[Category:530 礼俗總論]]
914
次編輯